季晚目不轉睛地盯著彈了一個口子出來的暗屜,然後慢慢地拉開,這是一個大約在三厘米深的隱藏抽屜,裡麵總共擺放了四本書。
四本?
季晚也有些意外。
上輩子這間屋子起了火,這張舊桌子也被燒得麵目全非,從裡麵找出來時,隻有一本殘缺的醫書,餘下的隻有一些灰燼,根本就看不出來到底有幾本書。
主要是當時的場麵也太混亂了。
因為燒的隻剩下了半本,所以並沒有人跟季晚來爭搶這些東西。
原本老中醫就無兒無女,而且他原本也不是這裡的人,死的時候也是季晚的爺爺奶奶幫著出麵給他安排的後事。
當時季晚年紀還小,特意從學校裡請假回來,幫著守了一晚的靈。
所以,在村裡人眼中,季晚就是老中醫的徒弟,是他的繼承人。
老中醫也是的確很喜歡季晚,所以後來清醒的時候,就寫了一份遺囑,自己死後,這處宅院就留給季晚。
那個時候,這宅子雖然舊,但對於村裡人而言,也是一筆相當豐厚的財產。
因為老中醫留了遺囑,又特意讓村裡的幾位老人和乾部做了見證,簽了字,所以這處破舊的小院子,就是季晚的了。
季晚這次回來,也是想要辦一下過戶手續,不然再等幾年的話,可能就不好辦了。
以前她小,而且當時方秀梅極力阻止小院過戶的事,所以才會拖到現在。
其實,方秀梅怎麼想的,季晚心裡很清楚。
這是一處三大間正房的院子,屋子很老很舊了,不值錢,但這是宅基地,如果不是村子裡的人,是不可能分給宅基地的。
方秀梅想著以後這處老院子位置不錯,應該可以賣個好價錢,以後可以貼補給季鋒。
但是季晚回來了。
有爺爺奶奶的幫助,再加上村裡乾部也都知道當初的事,所以沒有為難季晚,很快就辦好了相關手續。
但這隻是村子裡的手續,這還需要季晚再去縣裡換成正式的房產證。
農村房子有土地使用證,還有產權證。
季晚早就想好怎麼安排這裡了。
雖然看似隻有三大間,但是這處院子很大,前後院。
當初老中醫也是考慮到自己要翻曬藥材,所以才會選了這麼一塊地方,主要就是圖院子大。
毫不誇張的說,他這一處院子,抵得上兩處普通三間正房院子了。
季晚回來時,支了兩萬的現金。
“爺爺奶奶,我之前是為了救人受傷的,人家那邊兒為了表示感激,給了我些酬金。我想了想,杜爺爺也算是我的恩師,等回頭我去他墳上磕頭上香。這兩萬塊錢,麻煩爺爺幫忙請人把師父的舊宅子推了重建吧。
等建好之後,我再給師父擺上一處靈位,以後等寒暑假我都回來住著,也給師父上柱香。另外,房子蓋好,以後我再回來的時候,也有地方鼓搗藥草了。”
季奶奶聽得一頭霧水:“晚晚,你這是啥意思呀?”
“奶奶,我打算學醫,我跟著師父學了那麼多,不能都浪費了。”
季爺爺對於孫女以後學什麼,其實並沒有什麼想法。
他年紀大了,也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