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晚都被他給整無語了。
“你至於嗎?你都沒去過,怎麼知道那裡的投資能不能做?還有,我自己都還沒有回去呢,你倒是對我有信心。”
“那我不管,反正我要投資。”
宋堯心裡頭想的很清楚,做不成戀人,也得做個合夥人。
一家食品加工廠的投資可不小,更何況季晚一開始就打算引進國際上最先進的生產設備,所以她自己現在手頭上的錢,的確是不太夠。
如果謝時宴在,那什麼也不用說,她可以跟謝時宴借,或者是想辦法讓飲品廠那邊儘快地把分紅給她。
但就是這麼不湊巧。
“好吧,那咱們回頭找個時間再具體商量,我再把自己的計劃書細化一下,咱們一起分析分析。”
“可以。”
宋堯手上能動的錢其實也不是很多,但他還是想辦法跟舅舅、媽媽那邊撒嬌賣乖的,最終還是籌措到了一百萬。
這錢已經不少了。
最終,初步商定的總投資額是三百萬,廠子建起來之後,地方政府會給予一定的補助,以及銀行低息貸款。
季晚也托人在那邊打聽過了,廠房建起來之後,銀行至少可以貸到一百萬的低息款項。
這樣算下來,那他們手裡麵的資金就足夠了。
而且等到新的設備運過來安裝完成,銀行方麵還可以再貸出五十到八十萬。
這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季晚和宋堯兩人也是有主意,大概地分析之後,就覺得沒有必要再去找彆人借錢或者是融資,他們兩個就可以撐得起這家廠子。
最後兩人商定,元旦假期的時候,他們打算飛一趟安市,親自看看那邊的進度,同時,再跟地方的幾位領導見個麵,一起聊聊。
這麼大的投資,在一個小縣城裡來說,還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季晚估摸著,老家要被劃入安市,並且改縣為區的政策,應該也快要下來了。
現在唯一讓季晚不高興的,就是目前為止,還聯係不上謝時宴。
而且真正讓季晚和宋堯頭疼的,不是廠子的投資以及其它的細節問題,而是廠子蓋起來之後,他們要去哪裡找一位優秀的管理者。
他們兩個肯定是不可能去做廠長的。
而且,總得有懂技術的人在那裡坐鎮吧?
季晚思來想去,還是給季衡打了通電話。
季衡知道他們在老家投廠的消息,心中除了激動,還有高興。
“我倒是認識一位咱們市裡的食品廠的技術員,年紀也不算是太大,四十出頭吧,但是廠子效益不太好,今年夏天的時候完成了改製,他原本是技術部骨乾,現在被發配到後勤了,不僅工資降了,聽說還總是受氣。現在上麵也是一直找他談話,希望他能買斷工齡,然後離職。”
“爸,您說的那位具體是從事哪方麵技術的?是設備方麵的,還是生產方麵的?”
“生產方麵的。這樣,你們元旦不是要回來嘛,到時候我介紹你們認識一下,一起吃個飯,你們自己談。”
“可以。爸,我們是做廠子,而且我們也是計劃做大做強的,一個技術員恐怕是還不夠,如果可以的話,您再幫忙給我們找幾個精通設備保養維修這方麵的師傅。”
“行,沒問題。”
“謝謝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