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澤良鬨這麼一出,大家的心情多少都受些影響。
一家四口剛進門,就聽到了響亮的歌聲,這是季家二老在看春晚呢。
“你們今天怎麼回來得這麼早?”
蘇心和保姆兩人一個揉麵,一個調餡呢。
“咦,外婆,你們這是做什麼?”
“等到了十二點,就煮餃子吃。”
季晚不懂這是哪裡的風俗,反正以前在安市是沒有這個習俗的,一般就是三十晚上吃餃子,再就是大年初一的早上吃一頓。
但是這半夜裡吃一頓餃子,她是真沒想到。
反正也回來了,幾個人洗手穿圍裙,圍著茶幾,一邊看電視一邊包餃子。
但是溫澤厚在這裡沒待上十分鐘,就在接到一通電話後去了書房,估計一時半會兒走不出來了。
溫知新不會包餃子,但他會擀皮,所以這份力氣活就交給他了。
他擀皮,季淑蘭就專門負責揉麵、揪劑子,蘇心和季晚兩個人負責包,季長平包了幾個之後,就被老太太嫌棄地趕到一邊去了。
季長平也不惱,樂嗬嗬地往外挪了些,但是等到蓋簾上的餃子要滿了,他就起身去換一個新的,還把餃子端到屋外頭去,這麼做,就是為了不讓餃子粘到一起。
“這一蓋簾你直接端到廚房去,一會兒就直接煮了。”
“行。”
保姆也被季淑蘭趕去休息了,今天忙了一天,包餃子也不是非她不可,沒必要讓她跟著一起熬。
溫知新話不多,全程基本上不是看電視,就是她們娘兒仨聊。
等到小品或者是相聲一出來,大家都不說話,連餃子都不想包了,個個樂得前伏後仰的。
一家人都默契地沒提溫澤良鬨出來的那件事。
第二天一大早,季晚就就被鞭炮聲吵醒了,還挺懷念這種熱鬨的過年氣氛的。
蘇心沒食言,真地就給季晚煮了小餛飩。
“快點兒吃,你爸媽說一會兒要帶你們去拜年呢。”
溫家還保有一些傳統習俗,就是小輩要給長輩磕頭拜年。
其實要是擱在以前,是一大早就先起來去磕頭,之後才能吃早飯的。
但是現在都新世紀了,而且一大家子人也沒住在一起,所以就改成隻要是上午拜年就可以。
“爸媽呢?”
“他們已經吃過了,去外麵溜達了。”
保姆又給端過來一碟涼拌的紅蘿卜絲,季晚喜歡吃這個,她笑道:“先生和夫人去外麵散步了,說是順便再去老朋友那裡轉一圈,就當是拜年了。”
保姆所說的轉一圈,也就是字麵意義上的轉一圈。
因為能和溫澤厚同一個級彆的人,的確是不多,大家基本上就是在外麵的路上遇到,直接拱手打個招呼,就當是拜年了。
溫知新憋了會兒笑才說:“以後你就明白了。幾位叔叔伯伯們都太忙,他們平時就是大概這個點出門,然後在大院兒裡轉一圈,互相打聲招呼,這就算是互相拜年,沒辦法,真要是到哪家正經去拜個年,爸爸也沒有那個時間!”
季晚懂了。
果然,大忙人也有大忙人的過年方式。
與眾不同!
今天初一,也不知道今天大伯一家子會不會又湊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