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似刀,無情地刮過蒙古草原,帶來肅殺之氣。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大地上,鐵木真營帳內,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攥出水來。木華黎病逝前的那句“定中原必先取關中”,如洪鐘巨響,在鐵木真耳邊久久回蕩,也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激起層層漣漪,徹底改變了蒙古帝國的戰略走向。
“大汗,木華黎那顏雖已離去,但他的謀略猶如黑夜中的明燈,為我們照亮了前路。”耶律楚材,這位智謀超群的契丹謀士,微微欠身,恭敬地說道。他一襲長袍,儒雅的氣質在粗獷的蒙古營帳中顯得格外醒目,手中的羽扇輕輕晃動,似乎在扇動著整個天下的風雲變幻。
鐵木真微微頷首,深邃的目光望向遠方,仿佛已經穿透了時空的界限,看到了中原大地的山川形勢。“不錯,木華黎一生征戰,為我大蒙古國立下赫赫戰功,他的遺言,我們必須重視。”鐵木真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蘊含著千鈞之力。
營帳內的眾人,皆神情肅穆,他們深知,這一決策,將對蒙古帝國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孛魯,木華黎之子,此刻靜靜地站在一旁,他年輕的臉龐上,滿是堅毅之色。父親的離去,讓他感到悲痛萬分,但同時也激發了他內心深處的鬥誌。他暗暗發誓,一定要繼承父親的遺誌,完成他未竟的事業。
“孛魯,從今日起,你接任征金大元帥之職,統領大軍,繼續為我大蒙古國開疆拓土。”鐵木真的目光轉向孛魯,眼神中充滿了信任與期許。
孛魯“撲通”一聲跪地,雙手抱拳,高聲說道:“孛魯定不負大汗重托,願以死效命!”他的聲音堅定而決絕,在營帳內久久回蕩。
鐵木真微微點頭,滿意地看著孛魯。“很好,我相信你。此次攻打金國,我們不僅要武力征服,更要巧用謀略。金國雖已衰落,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們在中原經營多年,根基深厚,不可小覷。”鐵木真緩緩說道,語氣中透露出對敵人的尊重。
“大汗所言極是,金國的‘關河防線’,以黃河為天險,潼關為門戶,易守難攻。我們若要正麵強攻,必然損失慘重。”耶律楚材接著說道,眉頭微微皺起,顯然在思考破敵之策。
“所以,我們要另辟蹊徑。”鐵木真目光一閃,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我已謀劃了‘假道南宋、包抄汴京’的斡腹之謀。南宋與金國積怨已久,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向南宋借道,繞過金國的‘關河防線’,從背後給予金國致命一擊。”鐵木真詳細地闡述著自己的戰略構想,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讚同。這一謀略,不僅巧妙地避開了金國的堅固防線,還能利用南宋與金國之間的矛盾,分化敵人,可謂一舉兩得。
“不過,要實現這一謀略,並非易事。我們需要與南宋進行談判,說服他們借道給我們。這就需要一位能言善辯的使者。”鐵木真說道,目光在眾人身上一一掃過。
“大汗,臣願前往南宋,說服他們借道。”耶律楚材挺身而出,自告奮勇地說道。他深知,此次任務艱巨,但他對自己的口才和智慧充滿信心。
鐵木真看著耶律楚材,微微點頭。“好,那就有勞楚材了。你此去南宋,一定要小心謹慎,務必完成任務。”鐵木真鄭重地說道,眼神中透露出對耶律楚材的信任。
“臣定當竭儘全力,不辱使命。”耶律楚材堅定地說道,隨後退下,開始準備出使南宋的事宜。
與此同時,孛魯也開始著手整頓軍隊,準備出征。他深知,此次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他要率領父親留下的精銳之師,在中原大地上縱橫馳騁,為大蒙古國的霸業立下赫赫戰功。
孛魯來到軍營,看著眼前士氣高昂的將士們,心中湧起一股豪情壯誌。“弟兄們,我們的父輩為大蒙古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如今,輪到我們了。我們要繼承他們的遺誌,踏平中原,讓大蒙古國的旗幟在金國的土地上高高飄揚!”孛魯高聲喊道,聲音激昂,充滿了感染力。
“踏平中原!踏平中原!”將士們紛紛舉起手中的武器,齊聲高呼,聲音震耳欲聾,響徹整個軍營。
孛魯看著眼前的將士們,心中充滿了感動。他知道,這些將士們都是父親一手訓練出來的,他們對大蒙古國忠心耿耿,願意為了國家的利益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出發!”孛魯一聲令下,大軍浩浩蕩蕩地向著金國邊境進發。他們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格外雄偉壯觀,仿佛一道黑色的洪流,向著未知的前方奔騰而去。
而在遙遠的南宋都城臨安,一場關於是否借道給蒙古的激烈爭論,正在朝堂之上展開。
“陛下,蒙古狼子野心,不可不防。他們此次借道,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我大宋江山。”一位大臣憂心忡忡地說道,臉上滿是擔憂之色。
“此言差矣,金國乃我大宋的宿敵,這些年來,對我大宋百般欺淩。如今蒙古願意與我們聯手攻打金國,此乃天賜良機。我們若能借此機會,收複失地,一雪前恥,豈不快哉?”另一位大臣則持不同意見,慷慨激昂地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宋理宗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猶豫不決。他深知,這一決策關係到南宋的生死存亡,必須慎重考慮。
“眾愛卿,此事事關重大,容朕再考慮考慮。”宋理宗緩緩說道,聲音中透露出一絲疲憊。
朝堂之上,眾人紛紛退下,但關於是否借道給蒙古的爭論,卻仍在繼續。這場爭論,不僅關乎南宋的命運,也將對整個天下的局勢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蒙古大軍向金國進發的途中,孛魯不斷地思考著作戰策略。他深知,金國的軍隊雖然已經衰落,但他們在中原地區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而且熟悉地形,不可輕視。
“元帥,前方探馬來報,金國的軍隊已經在邊境集結,似乎有所防備。”一位親衛匆匆趕來,向孛魯報告道。
孛魯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看來,金國已經察覺到了我們的意圖。傳令下去,大軍放慢行軍速度,加強戒備,謹防敵人的偷襲。”孛魯冷靜地做出了決策,他知道,在戰爭中,任何一點疏忽都可能導致致命的後果。
“是!”親衛領命而去。
孛魯看著遠方的天空,心中暗暗盤算著。他知道,這場戰爭將會異常艱難,但他毫不畏懼。他相信,隻要自己和將士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戰勝敵人,完成父親的遺願。
夜幕降臨,蒙古大軍在一片空曠的草原上安營紮寨。篝火熊熊燃燒,照亮了整個營地。將士們圍坐在篝火旁,吃著乾糧,談論著即將到來的戰爭。
孛魯獨自一人走出營帳,望著滿天繁星,心中思緒萬千。他想起了父親木華黎,想起了他的教誨和期望。他知道,自己肩負著沉重的使命,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父親,您放心吧,我一定會完成您未竟的事業,讓大蒙古國成為天下最強大的國家。”孛魯輕聲說道,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此時,在金國的朝堂之上,金哀宗也在為即將到來的戰爭而憂心忡忡。
“諸位愛卿,蒙古大軍來勢洶洶,我們該如何應對?”金哀宗焦急地問道,臉上滿是焦慮之色。
“陛下,我們已經在邊境集結了重兵,憑借‘關河防線’的堅固,定能阻擋蒙古大軍的進攻。”一位大臣自信滿滿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