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裡,空氣仿佛在一瞬間被抽空,凝固成一塊無形的玻璃。
馬庫斯·裡希特臉上那自信、熱情的笑容,僵在了嘴角。
施特魯特臉上職業性的微笑也凝固了一瞬,但他畢竟是頂級經紀人,反應速度遠超常人。他眼中閃過一絲極快的驚愕,隨即被一種更深層次的、夾雜著讚賞與玩味的精光所取代。他沒有去看林遠,而是將目光不動聲色地投向了裡希特,觀察著這位阿迪達斯高管的反應。
之前的一切,無論是輝煌的曆史,還是天價的合同,都隻是阿迪達斯單方麵的“火力展示”。而林遠的這一句“我不喜歡”,則像是從一堵密不透風的圍牆上,輕描淡寫地推開了一扇門。
這場合作的博弈,現在才開始。
“林……先生?”
裡希特終於找回了自己的聲音,他緩緩收回手,臉上的表情管理在短短幾秒內完成了從震驚到困惑,再到鎮定的轉變。
“能……能告訴我原因嗎?”他努力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像是在虛心征求意見,而非質問,“是顏色?重量?還是鞋底的設計?請相信我,我們擁有全世界最好的設計師和技術團隊,任何細節,我們都可以為你進行百分之百的定製,直到你滿意為止。”
他試圖將問題拉回到具體的產品設計層麵,這是一個談判高手的本能反應,將一個挑戰,降維成一個可以解決的技術問題。
林遠沒有立刻回答,他身體微微前傾,雙手交叉放在會議桌上,目光平靜地迎著裡希特。
“裡希特先生,”他的聲音不疾不徐,“這和設計無關。你們的設計很出色,真的。”
他先是給予了肯定,這讓裡希特的表情稍稍緩和。
“但是,”林遠話鋒一轉,“你剛才說,這雙鞋的名字,叫做【dynasty39】,王朝三十九號,對嗎?”
“是的。”裡希特點頭,他依然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這名字,是他親自拍板的,他認為充滿了力量感和專屬感。
“那我想請問,”林遠問道,“如果下個賽季,或者未來的某一天,我想換一個號碼,比如10號,或者7號,那這雙‘王朝三十九號’,又該如何自處呢?我的王朝,難道就永遠被鎖定在39這個數字上了嗎?”
裡希特愣住了。
他完全沒想過這個問題。
在他看來,一個球員的號碼,一旦打出名堂,就會成為他一生的烙印。但林遠的這句話,卻提出了一個更根本的可能性,天才,是不會被任何東西所束縛的,包括一個號碼。
林遠的內心,則在冷靜地分析著自己的策略。
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全盤接受對方的安排。
一個代言合同,從來不是品牌單方麵的施舍。如果自己隻是點頭哈腰,說啥是啥,那和那些初出茅廬、任人擺布的小球員有什麼區彆?那自己就不是一個平等的“合作夥伴”,而是一個價格昂貴的“打工人”。
這不是他想要的定位。
統子哥來之前我是小蝦米,統子哥來之後我還是小蝦米,那統子哥不是白來了嗎。
他要的,是主導權。
想拿到主導權,就必須打破對方預設的節奏,在他們最引以為傲的地方,提出一個他們無法反駁的觀點。
【dynasty39】,就是這個突破口。
“一個王朝的建立者,不應該被一個數字所定義。”林遠繼續說道,他的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相反,他穿哪個號碼,哪個號碼才會因此而偉大。就好像齊達內,人們記住的是齊達內,而不是他穿過的5號或者10號。號碼,是為球員服務的,而不是反過來。”
“你們為我設計的專屬ogo,我很喜歡,它代表了我。但‘王朝39號’這個名字,它隻代表了我的一個偶然的選擇。”
施特魯特在此時恰到好處地切入了進來,他就像一個最優秀的僚機,完美地接住了林遠拋出的話題。
“馬庫斯,我想我明白林的意思了。”施特魯特靠在椅背上,雙手一攤,臉上帶著一種“看吧,我早就知道他與眾不同”的表情。
“你看到了嗎?他思考的,已經不是一雙球鞋,一個賽季,甚至一份合同。他思考的,是‘林遠’這個品牌,在未來十年、二十年的延續性。他是在以一個品牌創始人的角度,來審視這次合作。說實話,這讓我感到非常興奮。林在非常認真的思考這場合作。”
施特魯特的話,既是解釋,也是施壓。他將林遠的“挑剔”,拔高到了“戰略遠見”的層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