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的問題問出來。
巴德笑了。
他靠在寬大的椅背上,發出一陣爽朗而暢快的笑聲,笑聲洪亮,帶著一絲如釋重負的輕鬆。
施特魯特也笑了。他扶了扶自己的金絲眼鏡,鏡片後的眼神裡,是職業化的精明,但嘴角那抹抑製不住的上揚弧度,卻暴露了他此刻內心的激蕩。
“林,我的朋友。”巴德笑聲漸歇,他身體微微前傾,雙手交叉放在桌麵上,目光灼灼地看著林遠,“你問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但這個問題,也恰恰說明,你可能……是你自己價值的,最低估者。”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嚴肅而鄭重。
“你以為,我們是在為你過去的表現買單嗎?”
“不。”
巴德搖了搖頭,斬釘截鐵。
“我們是在為紐倫堡的未來投資。而你,就是那個未來本身。”
“你看到的,是一份周薪十二萬歐元的合同。但我們看到的,是它背後,那座即將拔地而起的,名為‘林遠’的商業帝國。”
巴德的目光掃過施特魯特,又回到林遠身上。
“沃爾克是這方麵的專家,但我今天,想以一個俱樂部經營者的身份,為你算一筆賬。”
他的聲音變得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個字都像一顆被精準投下的砝碼。
“首先,是比賽日收入。”
“自從你成為絕對核心,球隊豪取十六連勝之後,我們主場的上座率,是百分之百。季票的預售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完全有理由,在熱門場次,將球票價格上浮至少百分之十五。一個賽季下來,僅這一項,就能為俱樂部帶來超過三百萬歐元的額外收入。”
“爆滿的球場,帶來的是爆滿的消費。食品、飲料、紀念品……這些收入,同樣會呈幾何級增長。這又是一筆超過百萬歐元的利潤。”
林遠靜靜地聽著,麵色平靜。他知道,這隻是開胃菜。
巴德看他不動聲色,嘴角的笑意更濃。
“其次,商業讚助。”
他豎起第二根手指。
“在你到來之前,我們的胸前廣告讚助商,是一家本地的能源公司,每年的讚助費是八十萬歐元。而現在,”巴德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自豪,“我們已經接到了三家亞洲頂級企業的報價,最低的一份,是每年三百萬歐元。沃爾克甚至認為,這個數字在賽季結束後,還能再翻一倍。”
“球場邊的廣告牌,過去是德國本土品牌的天下。而下個賽季,你將會看到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的汽車、電子消費品、航空公司的ogo。這些品牌為了能和‘林遠’這個名字產生關聯,願意付出比德國本土品牌高出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之百的價碼。”
“這些,是真金白銀。林,是你為這家俱樂部帶來的,最直接的價值。”
施特魯特在一旁適時地補充道:“馬丁先生說得沒錯。而且,我們甚至還沒有談到最重要的部分。”
他的目光,穿過鏡片,精準地落在林遠身上。
“你的球衣。”
巴德接過了話頭,他的聲音裡已經帶上了一絲掩飾不住的興奮。
“林,你的39號球衣,已經成為了一個現象。它不僅僅是一件商品,它是一種象征,一種圖騰。”
“我們最初合作的德國本土生產廠家,他們的生產線已經因為我們雪片般的訂單而徹底癱瘓。他們的負責人告訴我,這輩子都沒見過一家德乙俱樂部的球衣能賣得像奢侈品一樣。”
巴德攤了攤手,臉上露出一絲無奈又得意的表情。
“你知道我們是怎麼解決的嗎?”
“我們找到了亞洲的生產商。中國的效率實在是太驚人了。他們隻用了三天時間,就完成了德國工廠一個月的工作量。現在,印有你名字和號碼的集裝箱,正在源源不斷地從亞洲運往歐洲,運往全世界。”
“單單是球衣銷售這一項,這個賽季為俱樂部帶來的純利潤,就足以輕鬆覆蓋你新合同裡一半的薪水。而這,還僅僅是德乙。”
林遠終於明白,為什麼紐倫堡敢開出如此天價。
他的價值,早已不能用一個單純的球員來衡量。他是一個行走的市場,一個能撬動全球資本的文化符號。
“我們甚至已經成立了一個創意部門。”恩寧教練也笑著補充道,“專門研究如何將你的那些‘儀式’,開發成周邊產品。”
“比如,‘指揮家’款的限量版指揮棒模型,還有……嗯,根據我們從中國得到的消息,我們正在認真考慮,推出一款官方授權的、q版的‘東方戰神’手辦。”
辦公室裡,再次爆發出輕鬆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