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路滑,”王小菊提醒道,“要小心些。”
陳嘉笑著點頭應下。
正準備走時,
王小菊又攔住她,“我以前在鎮上也讀過兩年書,和你一樣都是女學生,以後你喊我王同學就可以了。”
“好的,王同學。”
陳嘉不理解但尊重。
“哎,你慢走。”王小菊的臉笑成了一朵花。
陳嘉撐起油紙傘出了大門。
她記性好,拐了幾個小巷子就到了一個寬闊的大街。
這條街與外城牆相連,很是熱鬨。
兩旁是二層樓高的建築,大多是各式各樣的店鋪。
走到大街的三岔口拐個彎便看見一座小橋。
這座小橋的一端是法租界,另一端是縣城新北門。
陳嘉打著傘穿過小橋,
儘管她很小心,黑色圓頭皮鞋上還是濺了不少泥點子,藍色襯衣長裙的下擺也被雨水打濕了一些。
這雙皮鞋是陳嘉僅有的一雙皮鞋,買的時候花了四塊五毛錢,準備拿來配校服的。
她想著今天下雨,若穿布鞋出門,回來得洗洗刷刷,皮鞋臟了拿抹布擦一擦就行了。
怎麼省事她這個懶人怎麼來。
其實這個天氣本不該出門的。
可若是不把金銀細軟存進銀行保險櫃,她的心裡總不踏實。
還有一件重要的事。
陳嘉需要修剪頭發,並且買一頂假發。
之前為了趕路,頭發剪的短,現在長長了些,顯得亂糟糟的。
特彆是換上女裝之後,總顯得格格不入。
明天正式去學校上課,她怎麼也不能頂著這頭怪異的短發搭配女中校服。
假發這種洋氣的東西,大多都在租界才有賣。
除此之外,還要去學校指定的書店買輔助書籍,文具店買學習工具,成衣店購買校服。
去一趟租界,她得辦好幾件事,有一種去城裡趕集的熱鬨。
“叮鈴鈴”
電車來了。
陳嘉擠上電車,售票員艱難的穿過人群從她手裡拿走了銅元。
電車掠過一道道琳琅滿目的招牌,沸騰聲喧嘩聲此起彼伏。
陳嘉抱著書包站在靠窗的位置,心裡計算著以後的花銷。
每個月房租5元。
牙粉牙刷香皂擦臉油草紙等洗漱生活用品每個月大約需要2元。
每月要買電車月票、學校午飯以及早晚飯,大約需要十五塊。
買報紙看電影逛商場尚未計算。
這樣算下來,一個月基本開銷就要二十幾塊。
再過幾年,物價膨脹,陳嘉身上的積蓄八成撐不到壽終正寢。
若她肯吃苦,用稻草代替鋪蓋,用搭建的窩棚房代替磚瓦房,用跑步代替坐電車,
再穿的差一點吃的差一點。
估計一個月最多花五六塊。
但……這種日子不到萬不得已,陳嘉並不想虧待自己。
她想節流不如開源。
前世,陳嘉喜歡看書,知識儲備豐富,閱讀量廣泛。
在大學和工作閒暇之餘,經常將國外的小說、新聞、動漫翻譯成漢字。
雖然她的口語不算十分流利,但確實是一個還不錯的筆譯。
當時也靠這個賺到了些錢,後來漸漸地發展成一個副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