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像小貓一樣鑽進門裡,一點一點的蹭到大姐跟前。
他往上一撲抱住秋萍,揚起白皙的小臉蛋,怯怯的說:“大姐,我聽話,不拖後腿。”
“知道了。”秋萍輕輕踢開他,嫌棄道:“在地上滾了一圈臟的要死彆往我身上蹭。”
平平傻乎乎的笑了,隻要大姐願意跟他說話,甭管好話癩話他都高興。
吃過午飯,秋萍喊來二道販子,把承載無數歡樂時光的電視機賣了。
姐弟幾個戀戀不舍的探頭望著二道販子載著電視機遠去。
這台電視機是母親買的,當時姐弟幾個看到嶄新的電視機激動得都快瘋了。
所以,不到山窮水儘的地步,秋萍是不想賣的。
電視機買來的時候挺貴的,花了四五百塊錢呢,但用了幾年之後再賣出去,可就賣不上價兒了。
賣完電視機,家裡的大件物品除了家具隻剩一個雙缸洗衣機。
秋萍原本要把洗衣機也賣了的,但洗衣機能減少他們不少勞動力,比不當吃不當喝的電視機有用的多。
陳嘉勸了勸,秋萍為了節約洗衣服的時間,想了想便算了。
到賣工作的時候,秋萍那叫一個糾結猶豫。
想要買工作的人排著隊上門,出的價錢也都合適,也有一兩個出高價的。
可秋萍咬著牙不舍得鬆口。
陳嘉不禁又勸了勸,見好就收。
秋萍不知道,但她是知道的。
因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發展,國棉廠這幾年效益猛增,處於黃金時期,福利多,獎金高,工資水平比其他行業的工人要高得多,大家削尖了腦袋向裡鑽。
但好景不長,進入90年代後,國棉廠開始走下坡路,效益逐年衰落,到了中末期,已經虧損的連工資都發不出,工作指標在市場上也就一文不值了。
所以,現在就是賣工作的最好時機,陳嘉給秋萍支招,反正都是要賣,不如托車間主任去賣,不僅得了錢還能多拿一份人情。
秋萍聞言詫異的看了她一眼,陳嘉腦中立馬警鈴大作。
她是不是又引起懷疑了,這樣的建議似乎不是原主能想出來的。
就在陳嘉準備說點什麼找補時,就見秋萍咧嘴笑了出來:“二妹,你腦袋瓜咋這麼聰明,怪不得咱家就屬你學習最好,文化人就是聰明!”
陳嘉憨憨一笑,鬆了口氣。
不出所料的,車間沈主任大包大攬的打了包票,說保準不會叫秋萍吃虧。
沈主任效率極快,不出三天就把這事辦妥了。
陳嘉和國棟充當秋萍的左右護法,姐弟三個將兩千元巨款存入銀行。
秋萍很有存款的經驗,她將錢分成三份,階梯型存入,保證用錢的時候方便取出來。
臨近年關,國棉廠開始發放各種福利,秋萍比彆人多一份貧困補助,東西太多兩隻手根本提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