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辦有備而來,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一係列測量工作。
很快就到了簽合同付補償款的這天。
補償到位,村民沒意見,個個都願意簽合同。
凡事總有個先來後到,為了分出先後,就抽簽,陳嘉抽到了六號。
衛軍立馬道:“媽,六六大順,好兆頭!”
“借你吉言。”馬上要拿起錢了,陳嘉不介意給他一個好臉。
她抽到的號碼比較靠前,很快就輪到她,孝子賢孫們跟在陳嘉後頭,咧著嘴傻笑。
簽合同的地方在寬闊的麥場,村委會在這裡擺放了許多桌椅板凳,支起帳篷。
現場除了村委會的人,還有拆遷辦、銀行、第三方監管的人。
個個都喜氣洋洋的,熱情的為村民服務。
戶口本上隻有陳嘉自己,隻允許她一個人到帳篷裡簽合同。
孝子賢孫按捺住激動,候在外頭,望眼欲穿。
帳篷裡,陳嘉仔細翻看文件、補償政策,讀了好幾遍合同,拿出計算器,按的劈裡啪啦響。
工作人員對她的謹慎習以為常,極有耐心地等待,畢竟不是一筆小數目,一輩子的事兒。
拆遷補償有三種,一種是全部拿錢,一種是全部換成房子,還有一種是既能拿錢也能分房。
分的房子是四環內的安置房,五年內沒有房產證,十年內不能買賣。
她名下有四套院子、兩棟樓房,加一起兩千多平。
除房子外,還有十來畝地、幾十畝林樹果樹。
算下來,她也稱得上村裡的大戶。
安置房,陳嘉不想要。
雖然地理位置不錯,離中彎村不遠,以後也會大漲。
但是她不想再當包租婆了。
雖然每個月收租很快樂,可管理起來也挺累的,租客來自五湖四海,什麼人都有。
她一個老太太,兒女又不在身邊,有些沒臉沒皮的覺得她好欺負,變著法試探她的底線,沒事找事。
找茬倒還好說,拾到一頓就老實了。
就怕遇上那麼幾個極端分子。
21世紀了,有升值空間的不止房地產。
陳嘉在幾秒鐘的時間內做出了決斷,不要房子,全部要錢。
女乾事提醒她,房子能出租,細水長流,隻要錢,花光了可就啥都沒了。
陳嘉笑著謝謝對方的好意,簽下了合同。
簽下合同,上交產權證,補償款就劃到卡裡了,乾事領著陳嘉去了隔壁銀行的帳篷。
補償款有十幾個名目,加在一起三千來萬,銀行工作人員著重向陳嘉推薦理財產品。
說的天花亂墜,見陳嘉不心動,又拿出了三年、五年的定期存款宣傳冊。
存款送的東西的可不少,大大小小的,一個班都拿不完。
陳嘉直接省略這一步,就活期,啥也不存,錢得留著下崽。
銀行存款、理財的利率再高,也高不過通貨膨脹。
陳嘉拒絕的乾脆,工作人員拚命的挽留也沒有留住。
走出帳篷後,孝子賢孫們唰的一下閃現到陳嘉麵前。
七嘴八舌的問:“媽,拆了多少錢?”
“您要的房要的錢,還是都要了?”
“不用問了,媽一定要的房子。”
“媽,拆了多少套房子?”
陳嘉輕描淡寫道:“不多,六十多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