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官縣是燕朝七大鹽場之一,隸屬於秀州府。
該縣坐落在秀州府的南部,位於太湖平原南緣。
四季雨水充沛,土地肥沃,被稱為魚米之鄉。
境內有人工開鑿的通航河道,商業亦是發達。
尤其是鹽業和絲綢業。
臨近年關,大小船隻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碼頭上熱鬨喧嘩。
這時,一艘掛著陳字旗幟的大型貨船穩穩地停靠在岸邊。
裝卸工有序的搭好雲梯,從船上將貨物卸到地麵上。
船主指揮工人,將一件件的貨物運到馬車上。
船艙內一個灰塵撲撲的中年男子,一瘸一拐的下了船
等候多時的小廝湊到中年男子身旁,低眉道:“二管家,回府的馬車已經備好了。”
腿腳不便利的中年男子是陳府的二管家。
多年前,本也隻是個小廝,陰差陽錯替陳老太爺擋了災,這才有了後半生的富貴。
二管家上了馬車,打開車窗,低聲道:“二興,我不在的這段時日,府裡一切都好?”
小廝的名字叫二興,是個孤兒,被二管家收養。
二興回道:“王姨娘和三少爺一切都好,出門前,姨娘囑咐,要您一回府就去見她。”
二管家低頭看了眼油嘖嘖的衣領和下擺,問:“熱水準備好了嗎?”
二興恭敬道:“已經備下了。”
他追隨二管家多年,自然知道二管家外出回來,皆要沐浴梳洗一番。
所以,早早的就讓丫鬟備好熱水。
他把腦子裡府裡的大小事濾了一遍,說:“月初,府裡發生一件大事,和三太太、五小姐有關。”
“哦?”二管家問:“什麼大事?你可打聽清楚了?”
二興撓撓頭:“都不用小的刻意打聽,事兒鬨得大,闔府上下無人不知,連老太太都驚動了。”
老太太修身養性,潛心禮佛,已經很久不出麵管事了。
連她老人家都驚動了,看來動靜不小。
二管家來了興趣,豎起耳朵。
二興道:“五小姐和崔三小姐就為了爭二少爺從京城帶回來的一匣子首飾,打起來了,二少爺一向是拉偏架的,把崔三小姐罵跑了。”
二管家掏掏耳朵,靜待下聞。
五小姐與崔三小姐都是錦衣玉食堆砌起來的千金小姐。
兩人還是表姐妹,但自小就不和,鬥嘴打架搶東西是常有的事。
若是尋常打架,必然不會驚動老太太。
二管家道:“二少爺和五小姐一母同胞,都是從三太太肚子裡爬出來的,肯定向著親妹妹,崔三小姐又不是第一次被罵跑了。”
他這話一說,二興表情複雜,好似便秘。
他小跑著跟在馬車一旁,喘著粗氣說:“崔三小姐回去後,不知道打哪聽來的消息,說五小姐不是三太太親生的,是一個叫杜小青的妾室所生,不是嫡女而是庶女,
五小姐不信,跑去問三太太,也不知道娘倆在屋裡說了啥,五小姐哭著投了湖,要不是二少爺一直跟著她,五小姐鐵定沒命了。”
二管家道:“五小姐不是三太太親生的,這事,我知道。”
何止他知道,陳府的老人都知道。
當年,杜小青難產,在床上掙紮了三天三夜才生下一個女孩。
孩子生下來沒多久,人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