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春飛夏至。
一晃半年過去,陳嘉在冀中根據地的受訓期限一延再延。
她在教鄉親們識字的時候,不小心“發明”了漢語拚音。
她來這裡久了,忘了這會兒拚音還沒被周先生發明出來呢,就先用上了。
根據地像是發現了一塊寶,趕緊把她的“重大發明”上報給中央。
陳嘉啥都不用乾,就在屋裡寫書。
她把漢語拚音寫成一本書,經過拓印後,在紅區傳播開來。
寫完書,陳嘉走出房門,同小戰士閒聊之際,手癢,自請加入戰場,端起狙擊槍乾掉四百米開外的一個鬼子。
此舉被黨委領導看在眼裡,悶不吭聲的下達了一個新的任務:就地開展軍事教學。
陳嘉又當上了老師。
主要負責教導精心選拔出來的戰士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狙擊手。
這一教,就又到了寒冬。
冬天來了,大家的活動範圍減少了,開始有時間開展文藝工作了。
陳嘉閒來無事,也加入宣傳隊,幫他們寫寫宣傳稿,畫畫宣傳圖,編排劇團演出。
宣傳隊長看向陳嘉的眼神亮的發光,喜滋滋的跑到黨委領導那兒,說自己發現了一個能寫會畫,能編會導的全麵人才。
就這樣,陳嘉成為宣傳隊的中堅力量。
在根據地,對軍民宣傳對敵鬥爭的英雄事跡。
在各個村鎮,用演的和唱的形式,把大道理小知識融合進表演中,以另一種方式傳授給當地老百姓。
在宣傳隊待了大半年,中央情報部李部長,也就是陳嘉一到根據地就見過的那位李長官。
手底下缺人,就又把她給叫回去了。
“你精通英語和日語?”李部長捏著陳嘉寫的英文稿子,有點不敢相信的問。
陳嘉不明所以的點頭:“是啊。”
李部長捏了捏眉心,無語的歎了口氣:“為什麼資料上沒寫?”
陳嘉搖頭,她也不知道資料上為什麼不寫。
不對,這不怪資料上沒寫,程永年都不知道她精通英語日語。
這可鬨了一個大誤會。
李部長痛惜道:“一個同時精通兩門外語,又精通諜報係統的人才,居然在宣傳隊待著,這也太辱沒了。”
陳嘉在根據地待了快兩年,露臉露的差不多了,這種身份再去潛伏已經不合適了。
不過也不是不行,隻是需要迂回一些。
……
民國三十三年冬,公元1944年12月。
華北日軍與冀中根據地展開激烈交火,因春季時華北日軍收縮防線,僅以少量兵力維持占領區,在與遊擊隊的戰鬥中,傷亡慘重。
然,不幸的是,宣傳隊科長張家棟、副科長陳嘉在此次戰鬥中被偽軍俘獲。
“老實點!”穿著黃皮襖的偽軍端著長槍押著俘虜,大聲吆喝著。
“這位兄弟,勞煩問下,你們長官是哪一個?”張家棟身上的襖子被人扒了,在寒風中凍得瑟瑟發抖。
端著長槍的這名偽軍,看起來年紀不大,頂多二十歲,是個滿臉胡茬子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