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接聖旨遼東點將 拜將台兵發大唐_鎮獄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賊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鎮獄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賊 > 第177章 接聖旨遼東點將 拜將台兵發大唐

第177章 接聖旨遼東點將 拜將台兵發大唐(1 / 2)

霍無忌采納張儀之策,定下“遠交近攻,先滅燕晉,再圖中原”的宏圖。劉伯溫等人雖認可此略可行,卻仍存憂慮:以藩王之身攻伐大夏屬國,終究師出無名,恐遭天下人非議,更將引發夏國內部激烈爭議。

姚廣孝撥動佛珠,沉聲道:“張儀有句話切中要害——若大夏始終不亂,難道我遼東便要永世枯等?坐待時機,終究太過被動!”

陳平頷首補充:“京中密報,陛下龍體日漸衰頹,恐時日無多。若太子順利繼位,我等再難尋得起事良機。”

劉伯溫眉頭深鎖,忽問:“魏公公如今可還在宮中?”

姚廣孝手中佛珠一頓,合十道:“自白蓮教覆滅,魏忠賢便杳無蹤跡。普天之下,恐唯有老太君能聯絡此人了。”

劉伯溫深吸一氣,目光灼灼:“遼東兵精糧足,王爺胸懷天下。當此風雲際會之時,我等謀臣當為王爺廓清前路!”

姚廣孝肅然:“此事關乎國運,須慎之又慎。”

“自然。”劉伯溫決然道,“我即日返京麵見老太君。”

陳平遲疑:“是否先行稟報王爺?”

劉伯溫朗笑:“既為王爺謀臣,自當體察主上深意,為其掃除隱憂!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

姚廣孝點頭:“需得太君首肯。若計成,便可推動靖王行事。”

劉伯溫成竹在胸:“靖王麾下有袁拱策應。一切依計而行!”

三人密議既定,次日劉伯溫便以“省親”之名奔赴京城。霍無忌欣然允準,遣精兵護送,更備下厚禮贈與老太君及王府眾妃。

此後月餘,霍無忌厲兵秣馬,全力備戰燕晉。韓信亦被調入軍營,與諸將切磋磨合。

然未及遼東有所動作,一道鎏金聖旨驟降王府:

“敕令鎮東王霍無忌即刻發兵入唐,助唐王平定叛亂!”

原來秦王李世民征討藩鎮未果,反激起安祿山、史思明、劉武周、王世充、李密、竇建德、羅藝等十八路反王並起!吳、蜀、東漢三國更趁機侵吞唐土。唐王李隆基焦頭爛額,隻得向盟國大夏求援。燕、晉二國已應詔出兵,夏太子與朝臣議定,特遣鎮東王率軍助陣。

霍無忌接旨冷笑:“又是唐國?黃巢之亂血痕未乾,他李二鳳竟連自家後院都鎮不住了?”

姚廣孝撚珠解析:“唐廷奢靡積弊,門閥貴族隻知享樂,不顧民間疾苦,唐王李隆基強納兒媳楊玉環,更失天下人心。為搏美人一笑竟要千裡送荔枝,勞民傷財,加之藩鎮軍閥擁兵自重,內憂外患交迫,焉能不亂?”

霍無忌蹙眉:“如此豈不壞我燕晉大計?”

“王爺,此乃天賜良機!”張儀撫掌大笑,“我軍正可借‘助唐平叛’之名,假道燕晉,直入中原!凡我軍‘收複’之城池——”他眼中精光一閃,“儘插遼東旌旗!待戰事終了,唐國必元氣大傷,再難與我爭雄。至於燕晉二國…”張儀意味深長道,“既允我軍過境,駐兵‘協防’亦是情理之中!”

姚廣孝擊節稱妙:“好一招借道伐虢,鳩占鵲巢!”

霍無忌豁然起身,聲震殿宇:“傳令!明日拜將台點兵——劍指中原!”

翌日,霍無忌在校場登台拜將,但見旌旗招展,三軍威武,眾將士盔甲鮮明,刀槍林立,幾年的休養遼東已是甲士百萬,上將千員!

一聽說能打仗出征,劉裕,柴榮等人連夜寫了請纓書,生怕輪不到自己!

霍無忌黑袍玄甲端坐上位,典韋,許褚持戟拿斧立於身後,左手一排乃是遼東四上將,廉頗,李靖,韋睿,常遇春!右手邊乃是文臣謀士,魏征,張儀,姚廣孝,陳平,郭嘉,賈詡,龐統等人!

前方軍陣第一排,薛仁貴,楊再興,蕭摩訶,張須陀,李嗣業,夏魯奇,曲出律,劉裕,柴榮,司馬懿,彭越!

第二排,李元霸,李存孝,宇文成都,呂布,盧俊義,林衝,花榮,呼延灼,關勝,魏延,董平,張清,史文恭,武鬆,魯智深,秦明,索超,楊誌,史進,徐寧等人!

第三排,侯景,高歡,朱溫,陳友諒,姚萇,陳霸先,孫立,李應,楊雄,石秀,郭盛,呂方,章邯,趙括等人!


最新小说: 能力與魔法 好笑嗎?我隻看見一個無助的嬤嬤 漢東:將我常務副放在哪了? 我的徒弟全無敵 驚!玄學大佬成為假千金後殺瘋了 苟在高中校園修仙求長生 流產夜陪寡嫂?我嫁你小叔悔什麼 遲遲不落雪 刑偵之命案現場二 民國惡女求生遊戲苟分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