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頭,遼東鐵騎巍然屹立!玄甲映日生寒,旌旗獵獵如雷!呼延灼、關勝兩員大將按劍而立,目光如電掃視城下。一聲令下,沉重的城門緩緩洞開,發出隆隆悶響,仿佛巨獸張開獠牙!
王世充、李密、羅藝三人為首,李軌、蕭銑、高士達、高士魁緊隨其後。七位反王僅帶十餘名親兵,手捧盛放史思明與劉武周首級的木盤,步履沉重地踏入長安。盤中之物,血跡已凝,猙獰可怖,昭示著昨夜的慘烈與他們的“投名狀”。
朱雀大街,肅殺之氣撲麵!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儘是遼東鐵甲!士兵持戈跨刀,身如山嶽,眼神淩厲如刀鋒刮骨!凜冽的殺氣幾乎凝成實質,壓得七王及其親兵呼吸都覺困難!唯有夾道百姓的歡呼雀躍之聲,為這鐵血長街添上一絲詭異的生機——叛首伏誅,免遭兵燹,百姓自然額手稱慶,但這歡呼落在七王耳中,卻似無形的鞭撻。
行至皇宮,氣氛更顯森嚴!黑雲壓城般的甲士環伺宮牆,手持長柄陌刀的魁梧戰士如鋼鐵叢林般林立!陽光照射在如雪的陌刀鋒刃上,反射出冰冷刺目的寒光!一股令人骨髓發冷的肅殺之氣彌漫開來,饒是七王久經沙場,此刻也不由自主地感到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頭頂,心跳如鼓!
武德殿上,靜得落針可聞!
殿階之下,兩排神威凜凜的絕世猛將如雕塑般肅立!
左班:李存孝、呂布、李嗣業、盧俊義、花榮、徐寧、董平、秦明、孫立、史文恭、張橫,張順……
右班:李元霸、宇文成都、夏魯奇、林衝、張清、燕青、魯智深、武鬆、楊誌、史進、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殿內猛將如雲,持兵而立,個個氣勢衝天!七王偷眼觀瞧,隻覺一股無形的磅礴壓力如山嶽傾覆,心中駭浪滔天:如此多的蓋世虎將齊聚一堂,莫說聯軍,便是古之名朝,恐也無此氣象!
目光上移,王階之下,軍師郭嘉羽扇綸巾,麵帶莫測微笑,靜立左首。右邊則是持劍而立的虎癡許褚!
而那張象征著九五至尊的龍椅之上,端坐之人赫然是——大夏遼東鎮東王,霍無忌!
看到霍無忌高踞龍椅,七王心中僅存的一絲僥幸徹底粉碎!彼此眼神快速交換,皆已了然:唐王?不過是個被架空的傀儡!他們投降效忠的對象,從來就隻是眼前這位掌控一切的鎮東王!
王世充深吸一口氣,強壓心中波瀾,手托木盤上前一步,聲音洪亮卻難掩一絲顫抖:“罪臣王世充李密、羅藝、李軌、蕭銑、高士達、高士魁)參見鎮東王!特獻逆賊史思明、劉武周首級,以表歸順之誠!”其餘六人緊隨其後,躬身參拜。
霍無忌嘴角微揚,緩緩起身,聲音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儀:“諸位王爺辛苦了。陛下龍體欠安,特命本王主理國事,代為接見。諸位……切莫誤會。”他特意在“代為接見”和“誤會”上略作停頓,目光掃過階下眾人,意味深長。
李密何等機敏,立刻躬身接口,語氣無比恭敬:“王爺乃陛下親封‘一字並肩王’,總理大唐軍政,乃眾望所歸,萬民之福!我等心悅誠服!況且……”他抬起頭,目光灼灼看向霍無忌,“我等久慕遼東強軍威儀,心向往之,今日得附驥尾,實乃三生有幸!”此言直接將效忠對象從“大唐皇帝”轉向了霍無忌本人及其代表的遼東勢力!
“嗬嗬,李魏公言重了。”霍無忌輕笑一聲,看似隨意地說道,“陛下有旨,念爾等棄暗投明,助剿國賊有功,所封王爵尊位,一概保留。日後當儘心輔佐朝廷,自可安享富貴,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一人之下”?王世充捕捉到這關鍵信息,心中雪亮。
他毫不猶豫,噗通一聲跪倒在地,聲音懇切激昂:“王爺明鑒!我等微末之功,豈敢居之?大唐國祚得以延續,全賴王爺擎天保駕之力!我等今日投誠,隻願追隨王爺鞍前馬後,甘為王爺手中利刃,馬前先鋒!助王爺掃清寰宇,定鼎乾坤!”
他直接將“陛下”拋在腦後,旗幟鮮明地宣誓效忠霍無忌個人!其餘六王見狀,哪敢遲疑?紛紛跪倒,爭先恐後地表態:
“願誓死追隨鎮東王!”
“唯王爺馬首是瞻!”
“遼東所指,便是吾等兵鋒所向!”
霍無忌看著階下匍匐的七位昔日反王,眼中閃過一絲掌控全局的滿意之色。他親自步下玉階,一一將眾人攙扶起來,溫言道:“諸位拳拳之心,本王甚慰!安心便是,爾等王位,本王保之!傳令!”他聲音陡然拔高,充滿不容置疑的決斷,“今夜大宴三軍,犒賞功臣!不醉——不歸!”
當夜,長安城中酒肉飄香,歌舞升平,七大反王歸順,連同他們帳下猛將單雄信,羅成,裴元慶,伍天錫,王仁則,來護兒,梁師泰等名將,加上收編的叛軍,如今霍無忌可調動的兵馬已超百萬之巨!
霍無忌意氣風發,暢飲作詩: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呃……百萬大軍蕩中原,且看天下誰主沉浮?”
眾人哈哈大笑,紛紛舉杯逢迎!
楊貴妃更是起舞助興,一曲霓裳羽衣舞再次驚豔全場!
與之鮮明對比的是皇宮偏殿之內被囚禁的唐王和太子李煜,二人聽著外麵的歌舞歡笑,悲上心來淚流滿麵!
李煜傷感歎道:“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喜歡鎮獄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賊請大家收藏:()鎮獄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