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運籌三亞6_明風再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風再起 > 第61章 運籌三亞6

第61章 運籌三亞6(1 / 1)

在全力推進步兵炮與各類火炮研發的同時,李長風的目光又落在了明軍頗具傳奇色彩的神火飛鴉上。他敏銳地察覺到,若能對其加以改進,或許能發展出一種全新的強大武器——火箭。

李長風將負責火器研發的工匠們再次召集起來,詳細闡述了自己對於神火飛鴉改進的設想。他描述著火箭應具備更遠的射程、更精準的指向以及更強的殺傷力,這讓工匠們既興奮又感到壓力巨大。

工匠們首先對神火飛鴉的外形進行重新設計。他們摒棄了傳統飛鴉較為臃腫的造型,采用更為修長、流暢的箭體結構,以減少飛行過程中的空氣阻力。箭身材質選用了質地輕盈卻又堅固的竹子與薄鐵皮相結合,既保證了箭體的強度,又不至於過於沉重影響飛行距離。

動力係統是改進的關鍵。他們在神火飛鴉原本火藥推進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入改良。通過調整火藥配方,增加了火藥的燃燒效率和推力,使火箭能夠飛得更遠。同時,為了確保火箭飛行的穩定性,在箭尾安裝了精心製作的羽毛尾翼,如同飛鳥的尾羽一般,幫助火箭在飛行過程中保持平衡和方向。

為了提高火箭的精準度,工匠們嘗試在火箭前端安裝了簡易的導向裝置。這是一個由金屬薄片製成的可調節角度的裝置,通過在發射前根據目標方向進行微調,能夠引導火箭朝著預定目標飛行。雖然這個裝置在如今看來還較為簡陋,但在當時已經是一個巨大的突破。

而在殺傷力方麵,火箭的戰鬥部得到了極大的強化。不再僅僅局限於神火飛鴉攜帶的簡單燃燒物,而是研發出多種類型的戰鬥部。有的戰鬥部填充了大量的碎鐵片和火藥,一旦爆炸,碎鐵片會如彈雨般四散飛濺,對敵方人員造成巨大殺傷;還有的戰鬥部則裝滿了特製的燃燒劑,能夠引發大麵積的火災,對敵方的營帳、糧草等設施造成毀滅性打擊。

經過無數次的試驗與改進,第一枚真正意義上的火箭終於誕生。當它在試驗場上騰空而起,如同一道流星般劃過天際,精準地命中遠處的目標時,在場的所有人都歡呼起來。李長風望著那枚成功發射的火箭,眼中閃爍著激動與期待的光芒。

在成功將神火飛鴉改進為火箭後,李長風的火器改良之路並未停歇。他將目光投向了明軍常用的火藥罐,決心將其改良成更具威力與實用性的武器——炸藥包和手榴彈。

李長風召集火器研發工匠,詳細闡述了炸藥包與手榴彈的構想。對於炸藥包,他要求能夠在近距離對敵方防禦工事、密集部隊造成巨大破壞;而手榴彈則要便於士兵攜帶與投擲,在近身作戰時發揮強大的殺傷效果。

工匠們立刻著手行動。他們首先對火藥罐的結構進行大幅改造。製作炸藥包時,選用了厚實且密封性良好的粗布,將精心調配的高爆炸藥填充其中。為了增強爆炸威力,在炸藥中混入了許多細小的金屬碎片,一旦炸藥包爆炸,這些碎片會如彈片般高速飛濺,擴大殺傷範圍。為了方便攜帶與引爆,還在炸藥包上連接了一根長長的導火索,士兵可以在安全距離外點燃導火索,然後迅速投向目標。

手榴彈的改良則更為精細。工匠們用鑄鐵打造出卵形的彈體,內部中空以填充炸藥。彈體表麵鑄有網格狀紋路,這樣在爆炸時能使彈體更易破碎,產生更多的破片,增強殺傷力。手榴彈的引信設計尤為關鍵,工匠們經過多次試驗,采用了一種拉發式引信。士兵隻需拉開引信上的拉環,經過短暫的延時後,手榴彈便會爆炸。

在製作過程中,工匠們不斷調整炸藥的配方,以達到最佳的爆炸效果。他們反複試驗不同比例的硝石、硫磺和木炭,還加入了一些其他的化學物質來增強炸藥的穩定性和威力。同時,對炸藥包和手榴彈的重量、尺寸進行優化,確保它們既便於士兵操作,又能發揮最大的戰鬥效能。

經過無數次的試驗與改進,第一批炸藥包和手榴彈終於製作完成。在試驗場上,當炸藥包被引爆時,巨大的轟鳴聲震得地麵都為之顫抖,爆炸中心的模擬工事瞬間被炸得粉碎,四周的樹木也被炸得枝乾橫飛。而手榴彈在士兵的投擲下,準確落在目標區域,爆炸產生的破片如雨點般四散,成功對一定範圍內的目標造成了有效殺傷。

李長風深知,在戰爭中,武器裝備的多樣性和適應性至關重要。繼成功改良炸藥包和手榴彈後,他又將目光投向了偏廂車,決心打造出一款能為明軍步兵提供強大助力的戰鬥裝備。

李長風與麾下精通器械製造的工匠們圍坐在一起,仔細研究偏廂車的設計方案。他詳細講述了自己對偏廂車的構想:這款車不僅要具備良好的機動性,能夠靈活地伴隨步兵作戰,還要擁有堅固的防護性能,為步兵在戰場上提供可靠的掩體。

工匠們依據李長風的思路,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打造工作。他們選用了堅硬厚實的木材作為車架主體,以確保偏廂車在戰場上能夠承受一定的衝擊。為了增強防護力,在車廂的外側加裝了一層厚厚的鐵板,鐵板上還釘有尖銳的鐵釘,既能有效抵禦敵方箭矢和刀槍的攻擊,又能在必要時對靠近的敵人造成傷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偏廂車的車輪經過特殊設計,采用了更大尺寸且質地堅韌的木質車輪,輪輻加粗加固,以適應各種複雜地形,保證車輛在行進過程中的穩定性。車軸則選用了精鋼打造,提高其承載能力,使偏廂車能夠裝載足夠的物資和武器。

在功能方麵,偏廂車的車廂內部空間被合理規劃。一側配備了可以開合的射擊孔,步兵可以在車內通過射擊孔使用火銃、弓弩等武器向敵人射擊,而自身又能得到車廂的掩護。車廂內還設有儲物格,用於存放彈藥、乾糧等必備物資,保障了作戰時的物資供應。

此外,偏廂車還具備一定的組合能力。多輛偏廂車可以通過特製的連接裝置迅速拚接在一起,形成一道臨時的防禦壁壘。在遭遇敵方騎兵衝擊時,步兵可以依托這些拚接起來的偏廂車進行抵抗,使騎兵難以突破防線。

經過數月的努力,第一批偏廂車終於製造完成。李長風親自來到試驗場地,觀看偏廂車的性能演示。隻見一輛輛偏廂車在士兵的駕馭下,靈活地穿梭在模擬的戰場上。它們時而單獨行動,展示出良好的機動性;時而迅速拚接,組成堅固的防禦陣地。車內的士兵通過射擊孔向目標射擊,火銃聲和箭矢呼嘯聲此起彼伏。

在成功打造出偏廂車後,李長風的腦海中又浮現出一個大膽而新奇的想法——製作熱氣球。他深知,若能將熱氣球應用於軍事,必將為作戰方式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李長風再次把工匠們召集起來,興致勃勃地描繪著熱氣球的樣子和用途。他說:“我們要造出一種能飛上天的巨大球體,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讓它載著人升到高空。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在戰場上居高臨下,看清敵人的一舉一動,為炮兵指引目標,還能直接乘坐它向敵人頭頂扔炸藥包,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工匠們聽後,既感到興奮又覺得不可思議,但在李長風的鼓勵下,他們還是堅定地踏上了研發之路。首先,他們要解決的是氣球材料的問題。經過無數次嘗試,他們選用了一種特製的輕薄絲綢,這種絲綢不僅質地輕盈,而且經過特殊處理後,具備良好的氣密性。為了增強絲綢的強度,他們在絲綢表麵塗覆了一層混合了桐油和其他材料的特殊塗料,使其更加堅韌耐用,不易破損。

接下來是吊籃的設計。吊籃需要足夠堅固,以承載人員和物資的重量,同時又不能過於笨重影響熱氣球的升空。工匠們選用了質地堅硬且輕便的竹子,精心編製成吊籃的框架,然後用木板鋪設底部,再在四周安裝上防護欄,確保乘坐人員的安全。

而最為關鍵的,便是如何產生穩定的熱空氣。工匠們設計了一個小型的火盆,放置在吊籃上方,通過燃燒木炭產生熱空氣,使氣球膨脹上升。為了控製熱氣球的升降,他們還設計了一套簡單的閥門係統,可以調節熱空氣的進入量。

經過數月的日夜鑽研和反複試驗,第一個熱氣球終於製作完成。這天,晴空萬裡,是進行試飛的絕佳時機。李長風和工匠們來到空曠的場地,周圍圍滿了好奇的士兵和百姓。隨著火盆裡的木炭被點燃,熱氣緩緩充盈氣球,巨大的氣球開始緩緩升起,帶著吊籃裡的一名勇敢的試飛員逐漸升入高空。地麵上的人們仰頭觀望,不禁發出陣陣驚歎。

試飛成功後,李長風立刻著手將熱氣球應用於軍事訓練。士兵們開始學習如何操控熱氣球,如何在空中進行觀察和定位。為了實現利用熱氣球引導炮兵射擊,他們進行了多次協同演練。熱氣球上的觀察員通過旗語或號角向地麵炮兵傳遞敵人的位置信息,炮兵根據指令調整射擊角度,命中率得到了顯著提高。

而向敵人扔炸藥包的戰術也在緊鑼密鼓地訓練中。士兵們在熱氣球上升至合適高度後,準確地將炸藥包投向模擬的敵方陣地,炸藥包在陣地上爆炸,威力驚人。

在熱氣球研發與應用緊鑼密鼓推進之時,李長風並未忽視明軍步兵基礎裝備的改良。他深知,這些看似普通的武器裝備,在戰場上卻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於是,他將目光投向了步兵常用的盾牌、刀和長槍,決心讓這些傳統兵器煥發新的活力。

對於盾牌,李長風要求工匠們在保持其防禦功能的基礎上,提高其靈活性與防護力。工匠們選用了更加輕便且堅韌的材料,一種混合了多層竹片、牛皮和薄鋼板的複合材質。竹片提供了一定的彈性和韌性,牛皮增強了緩衝能力,而薄鋼板則給予了強大的防護力。盾牌的外形也經過精心設計,邊緣更加圓潤,減少了在格擋時被敵人武器卡住的風險。同時,在盾牌內部安裝了一個巧妙的把手係統,使得士兵能夠更加穩固地握持,無論是在抵擋箭矢還是近身防禦時,都能更加靈活地操控盾牌。

刀的改良則側重於提升其鋒利度與耐用性。李長風指導工匠們采用了一種全新的鍛造工藝,利用水利機床反複折疊鍛打鋼材,使其質地更加致密均勻。在刀刃的淬火過程中,嚴格控製溫度和時間,使刀刃既堅硬鋒利又不易折斷。刀身的形狀也有所改變,刀背適當加厚以增加砍劈時的力量,刀刃部分則更加修長尖銳,既能用於劈砍,也能進行突刺,大大增強了刀在近戰中的實用性。為了讓士兵握持得更加舒適,刀柄采用了木質與皮革相結合的設計,表麵雕刻有防滑紋理,並且在刀柄末端增加了配重塊,使整把刀在揮舞時更加平衡順手。

長槍作為步兵對抗騎兵的重要武器,李長風對其也提出了一係列改良要求。首先,槍杆選用了經過特殊處理的白蠟杆,這種木材既堅韌又富有彈性,能夠在承受巨大衝擊力的同時,給予槍頭更好的指向性。槍頭則使用精鋼打造,造型更加尖銳,兩側開刃,增強了穿刺和切割能力。為了方便士兵在戰場上快速更換損壞的槍頭,工匠們設計了一種可拆卸的槍頭結構,隻需簡單的操作,就能將槍頭卸下或安裝。此外,在長槍的尾部,安裝了一個尖銳的鐵錐,當槍頭在戰鬥中損壞或陷入敵人身體無法拔出時,士兵可以將長槍倒轉,用尾部的鐵錐繼續戰鬥,增加了武器的多功能性。

經過改良的盾牌、刀和長槍被分發到明軍步兵手中進行試用。士兵們在訓練場上揮舞著新武器,立刻感受到了它們的不同。盾牌輕便靈活,防護力卻絲毫不減;刀鋒利無比,砍劈突刺都得心應手;長槍在手中更加稱手,無論是對抗騎兵還是步兵,都展現出了強大的威力。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明風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拒絕妖女後,我的功法自動升級 諜戰劇中的龍二 開封1044 重回七零:末世大佬帶飛全家 婚後才知,他暗戀我十年 你我生來高貴 我都五行廢靈根了,均衡發展很合理吧 山海源啟 團寵嬌嬌是錦鯉,白眼狼們悔斷腸 改開下崗?超級帝國!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