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送崇禎去馬達加斯加_明風再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風再起 > 第337章 送崇禎去馬達加斯加

第337章 送崇禎去馬達加斯加(1 / 2)

崇禎十七年五月末,鬆江港上海)。

黃浦江濁浪翻湧,嗚咽著拍打新築的混凝土碼頭。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煤煙、鐵鏽和鹹腥的海風氣息。巨大的蒸汽明輪運兵船如同鋼鐵巨獸,靜靜停泊在深水區,粗大的煙囪指向鉛灰色的蒼穹,噴吐著滾滾黑煙。船體側舷,黑洞洞的炮口沉默地宣示著力量。

碼頭上,一片蕭索與倉惶。化名朱老四的崇禎帝,裹著一件半舊的青布棉袍,在同樣扮作隨從的李黑子李長風)身側,木然地望著眼前這支即將遠赴重洋的隊伍。太子朱慈烺緊抿著嘴唇,眼神中殘留著驚恐與茫然。周皇後周氏)麵色蒼白,緊緊拉著幾個年幼公主的手。在他們身後,是稀稀拉拉、不足三萬的追隨者:有白發蒼蒼、神情悲戚的前明舊臣如少數未降闖、未降清的死忠);有甲胄殘破、傷痕累累的明軍殘兵;還有拖家帶口、眼神空洞的勳貴家眷。這支隊伍,已不複王朝氣象,更像是末世飄零的難民。許多人望著那從未見過的鋼鐵巨艦,眼中充滿了對未知海洋的恐懼。

“上船。”李長風李黑子)的聲音平淡無波,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命令通過傳令兵迅速下達。

沉重的跳板放下。人群在沉默和壓抑的啜泣聲中,開始緩慢而艱難地登船。崇禎最後回望了一眼這片被濃煙籠罩的故土,視線掠過遠處上海城依稀可見的繁華輪廓,最終定格在西北方向——北京的方向。那裡,已是烽火連天,換了人間。他渾濁的眼中沒有淚,隻有一片死寂的空洞與深不見底的蒼涼。他緊了緊衣袍,如同一個被抽空了靈魂的木偶,在侍衛的攙扶下,邁著沉重的步伐,踏上了那艘將載著他遠離故國、駛向未知命運的鋼鐵方舟。

第一站:海南島——鋼鐵基石

巨大的蒸汽明輪在南海的碧波中破浪前行,發出沉悶有力的轟鳴。數日後,船隊抵達瓊州海峽。當海南島那鬱鬱蔥蔥的海岸線映入眼簾時,船上眾人卻感受到一股截然不同的肅殺之氣。

海口港戒備森嚴,規模遠超鬆江。港內停泊著更多、更龐大的鐵甲戰艦,猙獰的炮口在陽光下閃著寒光。岸上,巨大的廠區連綿不絕,高聳的煙囪如同鋼鐵森林,日夜不息地噴吐著濃煙。空氣中彌漫著焦煤、金屬熔煉和硝煙的混合氣味。一隊隊身著筆挺深藍製服、手持燧發銃的士兵在碼頭巡邏,步伐鏗鏘,眼神銳利如鷹。

“此地名為‘瓊崖基地’,”李長風的聲音在甲板上響起,平靜地為目光驚疑的崇禎介紹,“乃我根基所在。所有火銃、火炮、艦船,皆源於此。”他指向遠處一片被高牆電網環繞、戒備格外森嚴的區域,“那裡是‘格致院’,網羅天下奇才,窮究物理化學,格物致知,以利軍工民生。”又指向另一片傳來整齊操練號令聲的廣闊校場,“那邊是‘講武堂’,所有軍官皆需在此受訓,通曉新式戰法、輿圖測繪、後勤補給。”

崇禎站在船舷,海風吹亂了他花白的鬢發。他看著碼頭上那些穿著白色實驗服、行色匆匆穿梭於廠房與實驗室之間的“格物生員”;看著講武堂操場上,年輕軍官們對著巨大的沙盤和地圖激烈辯論;看著巨大的龍門吊將沉重的炮管吊裝上新下水的戰艦……這裡沒有紫禁城的雕梁畫棟,沒有文臣的之乎者也,隻有冰冷的鋼鐵、精確的圖紙、轟鳴的機器和一種以知識與力量為核心的、赤裸裸的秩序。他仿佛看到了李長風那龐大力量真正的源頭——一個建立在理性、技術與鐵血紀律上的戰爭機器心臟。

第二站:呂宋島——工業之肺

船隊繼續南下,穿越浩渺的南海。數日後,呂宋島菲律賓)馬尼拉灣那寬闊的港灣出現在眼前。

與海南的軍事肅殺不同,馬尼拉港呈現出一種更加繁忙、嘈雜的工業景象。碼頭上,來自各地的巨大貨輪鱗次櫛比,蒸汽吊臂轟鳴著,將堆積如山的原木、礦石、糧食卸下,又將成箱的棉布、鋼鐵製品、精密的機械零件裝船運走。空氣中彌漫著焦炭、橡膠、油脂和熱帶植物腐敗的混合氣味。

船隊靠岸。李長風引著崇禎等人登上碼頭。眼前是望不到頭的巨大廠房,紅磚砌就,屋頂覆蓋著波浪形的鐵皮。廠房內傳出震耳欲聾的機器轟鳴聲,如同巨獸的喘息。巨大的煙囪群比海南更加密集,噴吐的黑煙幾乎遮蔽了半邊天空。

“此為‘南洋製造總局’,”李長風指著那工業森林,“呂宋盛產木材、銅鐵、蕉麻、蔗糖。在此設廠,原料近便,人力充沛。看,”他指向一片冒著滾滾白汽的廠房,“那是‘第一棉紡廠’,日可產布萬匹。”又指向另一片火光隱隱、傳出沉重鍛打聲的區域,“那是‘呂宋鐵廠’與‘機器局’,可自造蒸汽機、機床乃至槍炮零件。”

崇禎走在塵土飛揚的廠區邊緣,看著那些穿著統一工裝、皮膚黝黑的工人在監工指揮下,如同工蟻般在巨大的機器間穿梭勞作。巨大的飛輪轉動,蒸汽錘起落,火星四濺。這裡生產著維係李長風龐大勢力所需的幾乎一切物資,從士兵的軍服被褥,到艦船的鉚釘鋼板。這是一個龐大帝國的工業心臟,吞吐著巨量的資源,輸出著無窮的力量。崇禎想起自己當年為遼東幾萬軍隊的糧餉衣甲愁白頭發,再看看眼前這吞吐天地的工業規模,唯有沉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船隊繼續前行……

“前方,交趾支那越南南部)。”李長風立於艦橋,望著遠處逐漸清晰、如同巨龍探入碧海的金甌半島,聲音平淡無波。化名朱老四的崇禎帝站在他身側,海風吹拂著他愈發枯槁的麵容,眼神依舊空洞,對這額外的航程並無期待,也無波瀾。

船隊駛入湄公河三角洲廣袤的水網。正值收獲季尾聲,眼前的景象卻讓甲板上所有來自北方的流亡者屏住了呼吸!

越南,西貢胡誌明市)外港:

目光所及,是無邊無際的金色海洋!成熟的稻穀在熾熱的陽光下低垂著沉甸甸的穗頭,連綿至天際。風吹過,稻浪翻滾,發出沙沙的聲響,如同大地在低語豐收。無數頭戴鬥笠、皮膚黝黑的農人如同金色的浪花中移動的斑點,正揮汗如雨地收割著這無邊的財富。

更令人震撼的是港口!巨大的蒸汽明輪運糧船排成長隊,粗大的管道如同巨蟒般從岸上延伸至船艙。岸上,是連綿不絕、如山巒般起伏的巨型糧倉!倉頂是鐵皮,倉體是堅固的紅磚或混凝土。倉門大開,金燦燦的稻米如同瀑布般傾瀉而下,灌入船艙!傳送帶轟鳴,蒸汽吊臂起落,碼頭工人喊著整齊的號子,將一袋袋封裝好的白米扛上即將遠航的貨輪。

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新米清香和泥土的芬芳,混合著蒸汽的煤煙味、海水的鹹腥,形成一種奇異的、象征著豐饒與力量的氣息。稻米!堆積如山的稻米!白花花、金燦燦,在陽光下閃耀著令人目眩的光芒!這光芒,對於來自赤地千裡、餓殍遍野的北方的崇禎君臣而言,刺眼得如同燒紅的烙鐵!

朱老四崇禎)的身體開始不受控製地顫抖。他死死抓住冰冷的船舷,指節因用力而發白。眼前的金色稻浪、白色米山,與他記憶深處那恐怖的畫麵瘋狂重疊:河南千裡無雞鳴,樹皮草根啃食殆儘,易子而食的慘劇!北京城破前,宮中最後一點存糧被太監克扣,連宮女都麵有菜色!他為了幾十萬兩軍餉愁白了頭,而眼前,僅僅是這一個港口,吞吐的糧食便足以養活百萬大軍!

“這…這些都是…糧食?”他的聲音乾澀嘶啞,帶著難以置信的顫抖。

“嗯,”李長風的聲音依舊平淡,卻像重錘敲在崇禎心上,“湄公河三角洲,沃野千裡,一年三熟。此地產出,足供我百萬軍民尚有盈餘。運往上海、登州、巴達維亞,亦或賑濟南洋他處饑荒,皆無虞。”

船隊沿著海岸線繼續航行數日,抵達了暹羅灣泰國灣)。

泰國,曼穀港外:

景象更為恢弘!寬闊的昭披耶河湄南河)入海口,千帆競渡,百舸爭流。除了龐大的蒸汽運糧船,更有無數懸掛著李長風旗幟的中型內河運輸船,如同勤勞的工蟻,穿梭於河道與海岸之間,將腹地平原的豐收源源不斷地彙集到深水港。

碼頭上,稻米的“山巒”更加雄偉!一袋袋印著“暹羅香米”標記的麻袋堆砌成數十丈高的方陣,綿延數裡,望不到儘頭!搬運工赤著上身,古銅色的肌肉在烈日下賁張,扛著沉重的米袋健步如飛,汗水浸透了腳下的土地,彙成小小的溪流。空氣中除了熟悉的稻米清香,還夾雜著暹羅香米特有的芬芳,以及汗水、海水、熱帶植物腐敗的濃烈氣息。這裡的熱鬨與富足,帶著一種近乎蠻荒的生命力。

“暹羅泰國),中央平原,亦為天賜糧倉。”李長風的聲音如同冰冷的注釋,“此地稻米,品質更佳,產量亦豐。加之南洋諸島所產木薯、椰子、棕櫚油……南天之下,倉廩實,府庫充,何愁饑饉?”

崇禎的目光死死釘在那片由無數麻袋堆砌成的、巍峨聳立的白色“山巒”上。那山,比紫禁城的任何一座宮殿都更高大,更厚重!它象征著一種他畢生追求卻從未真正擁有過的力量——讓天下人吃飽飯的力量!

往事如潮水般洶湧而至:

陝西大旱,赤地千裡,流民圖上的枯槁人形。

河南飛蝗蔽日,顆粒無收,奏章裡“人相食”的血淚控訴。

他強撐著病體,在乾清宮一遍遍批閱著各地告急的災荒奏疏,焦頭爛額,卻束手無策。減膳?撤樂?那點象征性的節省,杯水車薪!


最新小说: 惡徒 擺攤算命撿徒弟,集齊七個我躺贏 龍魂武帝 純陽秘聞錄 永生攻略 大國刑警1990 苟在宗門做吃播,一不小心成老祖 神仙道果,卡牌助我 枕邊規則 說好的反迷信呢?直播間全是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