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在潼關腳下拐了個急彎,如同一條被激怒的黃龍,咆哮著向東奔去。兩岸峭壁如削,關城巍峨,自古便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
張二狗站在南岸高地上,用望遠鏡觀察對岸關城。雖然因傷未能隨主力西進,但他被任命為後勤督辦,負責保障渡河物資。此刻,他正監督最後一批糧秣裝船。
潼關城頭,清軍的龍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城牆明顯經過了加固,新增了許多炮台和箭垛。據探馬回報,多爾袞將主力集結於此,誓要在此阻擋李家軍西進之路。
“媽的,這陣勢...”王小虎放下望遠鏡,倒吸一口涼氣。他的炮兵營已經在前沿陣地部署完畢,但麵對如此險要地勢,火炮優勢大打折扣。
趙大柱的機槍班被部署在河灘上,負責掩護渡河部隊。他默默檢查著機槍狀態,臉色凝重:“聽說多爾袞把壓箱底的重炮都運來了,還有蒙古射手...”
李長風在臨時指揮部內,麵對沙盤沉思。潼關之險遠超預期,強攻必然損失慘重。但時間不等人,若拖延日久,清軍援兵趕到,形勢將更加不利。
“大都督,是否考慮繞道?”劉銘樞建議,“從南麵武關道迂回...”
李長風搖頭:“多爾袞必然有所防備。且迂回耗時太久,我軍糧草支撐不住。”
他手指點向潼關西門:“這裡是相對薄弱處。但我們不能強攻,須用計取之。”
計策分三步:先以炮火佯攻東門,吸引守軍主力;再派精兵趁夜潛渡,奪取西門;最後主力強渡,內外夾擊。
是夜,王小虎的炮兵開始轟擊東門。重炮怒吼,火光映紅半邊天。清軍果然中計,調動主力增援東門。
與此同時,趙大柱帶領三百敢死隊,乘坐小舟悄悄渡河。他們身著黑色水靠,槳櫓用布包裹,悄無聲息。
張二狗在南岸緊張觀望。他本該留守後勤,但堅持要求參戰:“我對潼關一帶地形熟悉,可做向導。”
敢死隊順利抵岸,利用鉤索攀上峭壁。清軍在西門的守備果然薄弱,很快被解決。
趙大柱發出信號,主力開始渡河。數百艘船隻同時離岸,聲勢浩大。
然而,就在此時,異變突生!
潼關城頭突然火把通明,多爾袞的身影出現在城樓!原來他早已識破計策,將計就計!
“開火!”多爾袞一聲令下,隱藏在暗處的炮位同時開火!江麵上頓時水柱衝天,多艘船隻被直接命中!
“中計了!快退!”主力船隊慌忙後撤,但清軍火力凶猛,傷亡慘重。
趙大柱的敢死隊也被反包圍!大批清軍從暗處殺出,將他們困在西門!
“固守待援!”趙大柱大吼,指揮士兵占據有利地形,用火力阻擋清軍進攻。
但敢死隊隻帶了輕武器,彈藥有限。清軍如潮水般湧來,不斷壓縮他們的陣地。
南岸,李長風麵色鐵青。他罕見地失算了,低估了多爾袞的狡詐。
“大都督,讓我帶人增援!”王小虎請命,“用炮火掩護,強渡救人!”
李長風搖頭:“徒增傷亡。為今之計,隻有變佯攻為主攻,全力攻打東門,迫使多爾袞回援!”
命令下達,所有炮火集中轟擊東門!重炮、火箭、飛艇全部投入戰鬥!東門城牆多處坍塌,守軍死傷慘重。
但多爾袞鐵了心要先吃掉敢死隊,竟不顧東門危急,繼續增兵圍攻西門!
趙大柱的敢死隊陷入苦戰。彈藥將儘,士兵們隻能用刺刀和工兵鏟搏鬥。
一個士兵被長槍刺穿,仍死死抱住對方,為戰友創造機會。又一個士兵拉響手雷,與衝上來的清軍同歸於儘。
趙大柱左臂中箭,簡單包紮後繼續戰鬥。他手中的機槍已經打紅,子彈所剩無幾。
“班長,沒子彈了!”一個士兵喊道。
趙大柱看著圍上來的清軍,慘笑:“上刺刀!讓這些韃子看看,什麼是華夏軍魂!”
殘存的幾十個士兵挺起刺刀,準備最後衝鋒。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東門方向突然傳來震天動地的爆炸聲!整個潼關城都在震動!
原來,王小虎的炮兵集中轟擊東門一段城牆,終於將其徹底轟塌!主力部隊如潮水般從缺口湧入!
多爾袞這才慌了神,急調部隊回援東門。西門壓力驟減。
趙大柱抓住機會,帶領殘兵發起反衝鋒,竟然一舉奪取了西門!
“發信號!西門已破!”趙大柱大喊。
三發綠色信號彈升空,南岸歡聲雷動。
李長風立即命令第二梯隊渡河增援。張二狗主動請纓,帶領後勤部隊中能戰者加入戰鬥。
潼關城內陷入慘烈巷戰。清軍憑借熟悉地形負隅頑抗,每一條街道、每一座房屋都在激烈爭奪。
王小虎的炮兵已經過河,但由於城內混戰,火炮難以發揮威力。炮兵們隻能拿起步槍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