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和江母雄赳赳氣昂昂的出了門。
很快就糾集了村裡的一眾媳婦婆子。
又雇了村頭孫家和宋家的兩輛牛車,浩浩蕩蕩去了十裡村。
江思傑去不成,有點遺憾。
“走吧,姐。
我陪你去田大伯家走一趟。”
江家的幾個孩子裡。
江思梁和江思棟隔得近,隻相差一歲,如今一個二十九一個二十八。
江思月和江思傑隔得很近。
江思月今年二十二,十七嫁給楊子玉,十八生了盼弟。
江思傑今年二十,因為家裡窮,還沒娶妻。
都說年齡相仿的兄弟姊妹感情會更好一些。
在江家,大哥二哥雖然疼小妹,但多半是照顧和謙讓。
相比之下,弟弟江思傑跟原主的關係確實是最親密的。
江思月思量了一下,掏了一錢銀子出來:
“我想從村裡買些雞蛋紅糖等物。
這些年沒在家中,對村裡不太熟,你陪我去吧。”
江思傑想也沒想就答應:
“姐在家等著就是,我一會兒就給你弄回來。”
說著就拿了籃子出去了。
江思月跟二哥解釋了一下二嫂的狀況。
又給小盼弟換了身衣裳。
過了今日,她就要正式改名江團兒了。
是個值得慶賀的日子。
其實,在剛生下的女兒的時候,原主看女兒粉粉嫩嫩一小團,就想給她取名團兒的。
可是楊婆子嫌棄她是個女娃,非要管她叫盼弟。
這次改名也是全了原主的心思。
“枝兒。”
她又拿了一串五包藥遞給大侄女江含枝。
“你爹應該再過一會兒就醒了,你要是得空,就先將這藥拆下一包來煮了。
三碗水熬成一碗,涼了喂你爹喝下。”
十五歲的江含枝小心接過藥包。
“謝謝小姑。
我會辦好的。”
她乖巧的說。
江思月點點頭。
江家的三個小輩孩子都挺好的。
要不是原主識人不清,任性鬨騰,老江家不會過的這麼差。
沒一會兒,江思傑就提了四十個雞蛋外加兩包紅糖回來了。
“雞蛋兩文錢一個,紅糖孫大叔收了我八文錢。
這些是剩的幾文,姐你拿好。”
江思月收了錢。
把雞蛋和紅糖留下一半,給趙氏補身體。
然後拿著休書和斷親書,挎著籃子,跟江思傑一起到了田村長家。
田村長是個麵容和藹的老頭。
留著一把白胡子。
“思月來了!”
說著拿出文書和筆墨,刷刷幾下就把戶籍弄好了。
“明個一早我去縣衙給你們蓋個章。
你和團兒就正式成為老江家的人了。”
他語重心長的看著江思月:
“聽你娘說你變了不少。
你娘家這些年過的不容易,既然回來了,就踏實過日子。
過幾年再找個好人家嫁了。
彆再讓你娘和兄弟們傷心……”
江思月把裝著雞蛋和紅糖的籃子放下,回答:
“田大伯放心,經過這幾年教訓,我也長記性了,以後會好好的。
戶籍的事兒麻煩您了。
隻是欠您的五兩銀子還得再拖幾天。
這些雞蛋紅糖您拿著補身體,謝謝您這些年來對我們家的照顧!”
剩下的錢她還想留著買銀針。
再說若是找不到坐堂的醫館,她還得弄點彆的買賣。
江家已經斷糧,也需要銀錢周轉。
田村長趕緊推拒:
“我是村長,照顧你家是應該的。
那五兩銀子我暫時也用不到……”
“您就拿著吧。
要是不收我心裡不踏實,還覺得您不原諒我呢!”
江思月堅持。
田村長隻好收了。
江思月又問:
“田大伯,您做村長這麼多年,可知道要立女戶該怎麼辦?”
江思傑和田老頭皆是一愣:
“怎麼?
你要立女戶?”
江思月點頭:
“是有這個打算。
經過楊家一遭,我對成親嫁人也沒什麼熱情。
但又不能總跟母親兄弟們擠一起……”
田老頭瞥了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