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二哥,大嫂,小弟!”
江思月跟大家打招呼。
“我在鎮上買了些做涼茶和酸梅湯的材料,明天想去鎮上做點小買賣,補貼家用。”
她看了看王氏。
“所以下午我還要在家煮酸梅湯和涼茶,不能來幫忙澆地了!”
王氏挑著木桶撇了撇嘴:
“本來也沒指望你!”
就說吧。
自來嬌生慣養的人,怎麼可能突然就轉了性子!
江思月笑了笑,放團兒自己去陰涼處玩。
她這個大嫂是個嘴硬心軟的。
倒是比看著軟綿綿的二嫂更好相處。
“傑子,能帶我去看看你們挑水的地方嗎?”
天太乾熱,在地裡勞作容易中暑。
而且這麼大麵積的莊稼地,隻靠人力澆灌杯水車薪。
這頭剛澆過那頭又乾了。
她是想看看能不能弄個器械輔助一下。
“行,姐隨我來吧,剛好我要去挑水。”
傑子挑著他的兩隻木桶,帶著江思月往井口走。
路上遇到枝兒挑了兩隻小一點兒的水桶往回走。
勇兒和花兒一起抬了一桶水。
“小姑、叔叔!”
幾個孩子一臉疲憊的叫。
除了他們,路上來來回回的,都是同村挑水澆地的。
“哎呦,這不老江家的思月嗎!
真是少見啊!”
有好事的大媽嘲笑著。
江思月也不搭理她,徑直跟著傑子來到了水井旁。
井深的黑不見底。
上頭打水用的轆轤黑乎乎的,上頭纏的繩子都放到底了,才能打上一桶水來。
約莫著水麵有一丈多深。
許多村民都在井邊排隊打水。
“咱們村還算好的,這口井雖然深了些,但還有水。
有些村子的井都乾了,地裡的莊稼就隻能乾著,今年是一點收成都沒有了。”
江思傑說著,也加進了等待打水的隊伍。
江思月繞到井邊看了看,觀察了一下村民打水的情況,估計了一下水位。
“傑子,我回家做飯了。
再過半個時辰記得叫大家回家吃飯!”
傑子也沒當回事。
他姐自小就細胳膊細腿的,不是塊乾活的料。
“哎,好嘞。”
江思月回了家。
去山上找野菜的趙氏已經回來了。
看著家裡多出來的糙米白麵和臘肉,驚奇不已。
“二嫂。”
江思月洗了手,拿了麵盆舀出差不多三斤麵來。
家裡人多。
又長時間體力勞動,食量一定非常大。
“這都是你買的啊!”
趙氏驚訝的問。
江思月點點頭:
“紅棗是給二嫂補身體用的,你拿回去洗一洗,每天吃幾個。”
趙氏一陣竊喜,拿了包紅棗的紙包往自己屋裡走。
“那我就不客氣了哦。
謝謝小姑。
等我給你生了大胖侄子來孝敬你。”
江思月看她偷感很重的走出去,搖搖頭笑了一下。
往麵粉裡加了少許鹽,加水和成麵團,放在盆裡醒著。
又用臘肉,蘿卜和土豆簡單炒了個鹵。
再把麵團擀開攤薄,切成粗細均勻的麵條。
燒開一鍋水,下了進去。
“什麼東西這麼香!”
江思傑走的快,先回來。
“快洗了手進來幫我端飯!”
江思月說。
傑子立刻放下水桶,洗了手跑進灶房。
“呀,是打鹵麵!”
他一陣驚喜。
爹還在的時候,家裡逢年過節也能吃上一頓白麵的。
可是爹走了之後,這兩年旱災越發的嚴重,就再也沒吃過了。
“喲,小姑真是大方,竟然還買了白麵回來。”
王氏嘴上說著,心裡卻高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