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思月安排好江母和王氏在家煮涼茶和酸梅湯。
自己則挎著籃子帶著鋤頭上了山。
她是想找找有沒有做奶茶小料的材料。
紅薯,紫薯,芋頭之類的。
可以做芋圓。
在田間沒看到有種這幾種東西的。
它們都是外來傳入的物種,也不知這個時代有沒有?
不過既然阿塞拉說檸檬早已經傳過來了。
說不定也已經有了。
隻不過還沒有推廣種植。
說不定大家還沒認識到它們的價值,扔到野外變野生了呢。
江思月抱著試試看的心態。
主要也是為了出來散散心。
拎著籃子往山上走。
途中路過村裡的私塾,聽到裡麵傳來朗朗讀書聲。
她一直想給勇兒找個學堂上。
但村裡的私塾先生沒有功名,隻是在學堂上過幾年學。
而且已經很老了。
教孩子們認幾個字還可以。
做學問的話,恐怕還不夠格。
“喲,這不是江家的閨女嗎?
這是上山去啊!”
正想著呢,私塾下課了。
一群五六歲的男孩蜂擁而出。
後頭跟著個胡子老長的老爺爺。
老爺爺姓田。
是田村長本家的叔叔。
“田爺爺好。”
江思月笑著打招呼。
田爺爺笑嗬嗬的點頭:
“你好你好。
我還是習慣彆人叫我田夫子。”
江思月:……
好有職業認同感的老頭。
不過,他雖然沒考上過什麼功名,但作為一個夫子。
應該知道鎮上的教育情況。
於是上前打聽:
“田夫子,問您個事。
咱們鎮上的學堂有哪些?
最好的是哪個?”
也省的她專門花時間去打聽了。
田夫子捋了捋胡子:
“你問這個乾嘛?”
“擺攤子遇上個大娘,替她小孫子問的。”
江思月胡謅。
要是田夫子知道她要送勇兒上學,卻不在他這兒。
老頭估計得生氣。
“哦。
這個你問我可就問對人了。
我跟鎮上幾個學堂的夫子都很熟。”
田夫子一臉驕傲。
“咱們鎮雖說不大,但處在南北通商的交通要道上,百姓還算富裕。
對孩子的教育也很上心。
所以鎮上的學堂私塾,大大小小也有四五個。
但若論這最好的。
當屬鎮東的草堂書屋。”
這個時代沒有官辦小學。
家裡想要子女讀書的,要麼自己家請先生開蒙。
要麼就是把孩子送進個人舉辦的私塾讀書。
等到了十二歲能參加科考了。
才可以考朝廷開辦的縣學,府學,以及國子監等學校。
“我跟這草堂書屋的夫子是很熟的。
當年我們是在同一班裡讀的縣學。
你問問那個大娘要不要讓我給舉薦一下?”
田夫子很認真的問。
江思月趕緊擺手:
“這不用了。
我就是幫她打聽一下消息,至於去不去她自己決定。”
說著又問。
“這草堂書屋的夫子是什麼身份?”
跟田夫子一起讀過書。
那豈不是也很老很老了?
田夫子撚著胡子,又是一臉驕傲。
“他啊!
京城名門望族。
父親被貶才到了我們這窮鄉僻壤。
本來懷揣著遠大誌向要入仕報效朝廷。
可是叔父又犯了大錯被株連,失去了科考資格。
他就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培養學生上麵。
這幾年頗有建樹。
聽說光教出的童生就有好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