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鬨鬨一整天。
總共招了四十六個男工,十個女工。
幾乎每家都有入選的。
下河村看著人多,但大多數都像江家一樣沒分家。
有的老大老二家的沒選上,也總有老三老四不錯被錄用的。
反正賺了錢都是交給公中的。
大家一起花。
還有個彆兩口子都不錯的,江思月也做主都入選了。
比如劉麻子兩口子。
男的手巧力氣又大。
女的性格外向心又細,就都要了。
可看了一圈,木工作坊還缺四個人。
江思月又把張寡婦,孫小四幾個家庭有困難的也加了進去。
“姐。
木工作坊裡都是力氣活。
這幾個人身單力薄的怕是乾不了。”
傑子擔心的說。
江思月解釋道:
“可以幫著噴花或打下手。
咱們在村裡辦作坊,理當照顧村裡人。
張寡婦她們家有困難。
能幫一把是一把。”
傑子點點頭。
覺著又學到了。
之前村裡人傳閒話。
就是覺得江家人好了不幫襯他們。
吃不著葡萄就說葡萄酸。
如今村裡人都指著姐姐的作坊有錢賺。
再有這樣的流言,自然得掂量掂量。
到了日暮時分,杜允娘就要帶著孩子們回去。
“對了。
你說的那個什麼妝麵鋪子……
什麼時候能上啊?
我是不是要把鋪子再整修一番?
那些成衣什麼的是不是乾脆下架?”
她覺得自己實在不是做生意的料,虛心向江思月請教。
江思月想了想,道:
“整修不用。
你前期已經投入進很多去了。
再打掉也很可惜。
再加一些貨架進去就行。
至於成衣。
你布料囤的太多,下架也實在浪費。
不如就乾脆帶著。
算是妝造一體。
但裁縫不能再用以前的了。
從府城那邊經營的好的鋪子裡挖一個過來。
都做些時興的樣式。”
賣衣服這回事。
最主要的就是做工和設計。
之前的賣不出去,要麼是做工不行要麼是樣子不行。
總歸換個裁縫是很有必要的。
“得嘞。
我記下了!”
杜允娘說。
“那咱新品什麼時候上?
鋪子招牌要不要換一個?”
她現在的鋪子叫杜記成衣鋪。
沒什麼特色。
更沒什麼人。
論起名。
她覺得江思月更勝一籌。
什麼思月茶飲,什麼錦繡閣的。
一聽就洋氣的很。
江思月想了想。
道:
“我這邊作坊改建還沒完工,怎麼也得等個十天半月的。
等做成了我會去通知你。
像胭脂水粉這樣的,要打開市場得慢慢來。
我們先推一款大家都能用的到的東西。
比如洗頭水。
到時候若是能得市場認可。
咱們後續的產品就不愁了。”
賣茶飲也是同樣的道理。
她先賣的涼茶酸梅湯,把名頭打出去。
後頭新上的檸檬水奶茶和冰飲自然會有人來嘗新。
“招牌的話——”
江思月認真想了想,道:
“叫煥顏齋,怎麼樣?”
杜允娘拍手叫好。
“來了就容顏煥發。
這個名字好!”
要麼說還是江思月會起名呢。
“我回頭去府城請裁縫的時候順便找人把招牌做了。
你就不用操心了。”
她跟江思月說著。
帶了一雙兒女上了蔡家的馬車。
書潤已經跟團兒成了好朋友。
走的時候還戀戀不舍:
“團兒。
你有空了跟勇兒哥哥也到我家去玩兒!”
團兒滿眼期待的看著江思月;
“娘親。
我可以去潤哥哥家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