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李木匠果然帶著他的水車模型來了。
江思月看了一下。
模型是用大約一厘米厚的木板做的。
雖說叫模型,其實也挺大個。
直徑差不多有一個伸展開的手臂那麼長。
李木匠一個人抱著,還有點吃力。
守門的清風看見了,趕忙上前幫他一起搬進院子。
“李大哥,你一個人搬過來的啊!
那可太累了。”
清風感歎。
李木匠放下水車擦了擦汗:
“孫叔幫忙拉過來了的,我隻走了幾步遠。”
牛車上還有彆人。
孫老頭不好直接給送門口,就停在稍遠一點的巷子口。
“那也挺厲害了。”
清風感歎道。
江思月叫人打了一大盆水。
李木匠把水車固定在旁邊的凳子上。
用手轉動輪軸上的踏板,模擬人工踩踏板的樣子。
水車發出輕微的吱吱嘎嘎聲,開始轉動。
江思月道:
“摩擦還是有點大。
真正做的時候還需要打磨零件,上油保護。”
李木匠點點頭:
“是的。
這個做好了我就迫不及待給你看。
這些小問題後期都會改進。”
隨著水車的轉動。
輻條末端的水鬥開始運作,從水盆裡灌滿了水。
慢慢升到高處。
水鬥的連接處是活動的,過了最高點由於重力的原因就翻轉過來。
裡頭的水傾瀉到另一邊。
江思月很佩服:
“就是這樣的!
李大哥可真是心靈手巧。
我畫的那麼潦草,你也能準確的做出來。”
李木匠笑的有點靦腆。
“術業有專攻罷了。”
看模型除了有點生澀之外,一切運轉正常。
江思月便叫鐵牛套了馬車。
又小心的把水車模型搬上去。
兩個人上了車,一路往縣城而去。
李木匠聽說昨天江思月也來了縣城一趟,為勇兒拜師的事。
開玩笑道:
“你要不要考慮把家也搬到縣裡來。
省的每天都要跑!”
江思月還認真的考慮了一下。
然後搖頭。
“我的產業基本都在榕樹鎮。
雖然也考慮過在縣裡開分號。
但千金堂不行。
如今鎮上的百姓好不容易認準了我的招牌。
突然走了。
百姓們不習慣不說。
我也還需要另外宣傳。”
她還是想利用千金堂在榕樹鎮的名頭多傳揚一下口碑。
但顯然現在時機還不到。
“再說了。
我家還在下河村呢。
在鎮上還能兩邊跑一跑。
要是去了縣裡,兩邊距離就太遠了。”
種了一輩子地的人多半安土重遷。
二棟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寧願回村裡種地,也不願意幫她經營貨棧。
大梁家兩口子屬於比較活躍的了。
在鎮上生活適應良好。
至於江母。
江思月知道她還是住在鄉下比較自在的。
隻是女兒需要。
她才勉為其難的在鎮上住了這麼久。
江思月看出她諸多不自在,才建議她帶著團兒和朵兒回村裡住的。
想想也是。
鎮上除了家裡人她就不認識誰了。
日常還需要買菜買糧。
對習慣了自給自足的農人來說,多半有點不適應。
李木匠知道江家人關係好。
點點頭同意道:
“確實是這個理。”
到了縣衙。
江思月報上名諱,守門的衙役很快就進去通報了。
高思遠穿一身官服。
身姿挺拔。
親自出來迎接。
“江娘子!
李木匠?
今日突然到訪,可是有什麼事?”
說著就看到了鐵牛從馬車上搬下來的水車模型。
他滿眼驚訝:
“這就是……”
江思月給他見了禮:
“是的,高大人。
這就是我跟你說過的水車。
不過隻是個模型。
我讓李大哥做來看看能不能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