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思月找了上河村下河村兩個村子裡的富戶。
做生意的、小地主等人。
在留客居吃了一頓飯。
告訴大家在家鄉修水渠的好處。
“雖然我知道你們不一定種地。
但一定有家人親戚在村子住。
這次修水渠不光是保證今年的春種。
還同時兼顧雨期泄洪等功能。
大家都在這兒生活了好多年了。
知道若是清水河發起水來什麼樣。
有了這個水渠,就能保證雨期來臨的時候莊稼不會被淹。
也能保證旱時灌溉。
可是個利國利民的好事。”
見他們滿臉猶豫。
江思月又道:
“這件事不光是我推動的。
咱們新上任的縣令高大人,已經撥了三百兩銀子做修水渠用。
後期水車安裝的時候還會請他來見證。
各位拿了錢。
我會把名單和金額都寫成賬冊,呈交高大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並申請在水渠旁邊立一塊碑。
把咱們出過錢的人都寫上去。
後期如果能將水車和水渠推廣開來。
有可能還會被寫入縣誌。
這可是個青史留名的好機會啊!”
眾人於是才有了動作。
交頭接耳一陣。
有的已經決定要捐錢了,可是不知道該捐多少合適。
江思月於是拿出一本賬冊來。
讓旁邊帶著的阿榮做記錄。
“前麵高縣令已經出資三百兩。
雖然不太多。
但是畢竟是府衙的錢,高大人又新官上任。
我們是給自己家鄉辦事,自然要儘心儘力。
我在這兒給大家帶個頭。
以思月茶飲鋪的名頭捐款一千兩。
各位看著給。
有多大力出多大力。
回頭碑文上的順序會按照大家出錢多少安排。”
“我出五百兩!”
有人舉起手來說。
他家是個小地主。
修這水渠對家裡種地也有好處。
而且他兒子還在縣學讀書。
如果能在縣令麵前露一臉的話。
回頭在書院也能被夫子和同窗們高看一眼。
有了帶頭的。
後頭陸陸續續有人出錢。
但畢竟都沒有生意做的像江思月這麼大的。
一般出手都是一二百兩算多。
有的也有五十兩二十兩的。
讓江思月覺得意外的是。
席間孫二虎來了一趟,送了兩個包裹。
“這一兜是二百兩。
傑子出了一百兩,剩下的是咱們工友們湊的。
這二百兩是李木匠給的。”
募集了一圈錢。
江思月讓阿榮統計了一下。
加上她出的一千兩,總共是兩千三百兩多一點。
江思月點點頭:
“都是家底不怎麼豐厚的。
能湊起這些來也不錯了。”
正準備招呼大家吃飯。
留客居的桑掌櫃突然進來了。
“江娘子。
冒昧打擾一下。
剛才聽說你們正在募錢修水渠,還能立碑上縣誌?
你看我能不能湊一份子?”
桑掌櫃和江思月也算是老相識了。
知道江思月參與的事都是很靠譜的。
江思月有點驚訝:
“桑掌櫃,我們募錢是為了給上河村下河村兩個村子修水渠。
您……”
桑掌櫃趕緊點頭:
“這個我知道。
我雖然不在你們那邊村子住。
但覺得這是個好事。
而且我也是想感謝江娘子,之前在縣衙那次,多虧了你。
才免了我八千兩的損失。
江娘子這次有事,還能立碑刻傳,說不定還能上縣誌。
桑某覺得,不虧!”
桑掌櫃嗬嗬笑著,從袖子裡抽出一摞銀票。
“我跟江娘子一樣,也出一千兩。
隻望能跟江娘子齊名呢!”
最後。
江思月共募了三千五百兩銀子。
在坐的兩河村民看桑掌櫃一個不相乾的人都舍得出一百兩。
不甘示弱。
又湊了二百兩出來。
喜歡穿成秀才下堂妻,娘家頓頓有肉吃請大家收藏:()穿成秀才下堂妻,娘家頓頓有肉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