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思月從東宮回到家,很快就接到了太子妃和太子聯合下發的令旨。
要求康安縣主江思月和護國郡主閔嵐英。
共同承擔興辦女學事宜。
這樣用不了多長時間。
大家提起江思月。
就知道她受太子妃器重,承辦女子學堂。
便很少再有人提起她被齊王稱為舊友。
還大張旗鼓的去茶飲鋪給她捧場的事。
江思月有了事做。
整個人也更加有精神起來。
接下來一段時間。
她除了給女學選址,給新學堂構思布局。
就是跟閔嵐英會晤,商討女學招生之事。
江思月還是主張招收平民或者家庭困難的女孩子入學。
閔嵐英覺得這有點不太現實。
“一來。
大夏風俗已定,就算是小富之家的父母,也不大願意花錢讓女孩兒上學。
除非免費。
二來,就算能招收上平民家的女孩兒,所收學費也未必能支撐起學堂的運作。”
要招平民學生學費就不能太高。
否則根本沒人進來。
可是學校運轉也不能都由朝廷分撥。
這件事畢竟是太子妃挑頭的。
她能向皇上申請建學堂請夫子的錢。
可要是數額太大,短期內又看不到回報。
很可能就會被取消掉或是駁回。
江思月思來想去,想了個兩全之策。
“那要是……我們平民和貴族都收呢?”
京城貴族或者官眷們都以皇室女子為風向。
她們若是知道女學是太子妃提倡興辦的,肯定會為了捧場把自家女孩送進學堂。
甚至許多富商之家為了追趕貴族潮流,也會把家裡女兒送進來。
這些人都不缺錢,可以向她們征收高額的學費。
另外麵向平民家庭招收適齡女孩。
入學可以免費。
為避免與貴族女子發生衝突。
兩個女子學堂可以分開管理。
教授的內容也不能一樣。
閔嵐英看著江思月侃侃而談。
不自覺點頭:
“此計甚妙。
貴族女孩不用為生計發愁,在家也多習琴棋書畫,品茶插花等才藝。
而且她們大多崇尚皇族生活。
屆時可以讓宮中相應女官前來授課,一定會大受追捧。
而平民女子多以生計為重。
可以教授一些實用的謀生技能。
比如廚藝,女工,織布,製茶等等。”
兩個人一拍即合。
都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有了新思路,兩個人又開始忙起來。
把細節一點點考慮清楚,然後寫成章程,期待著太子妃能認可。
同時,周宸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
“之前我不是對陸岱福收取高額會費束手無策,想著從旁處著手查他的錯處?
如今終於有了眉目。”
這日下值。
他興高采烈的來告訴江思月。
“我讓人去查陸家商行近些年的舊賬。
才發覺他的賬本中存在巨大的漏洞。
若是細算起來,他接連三年少交的稅額,足有百萬兩之多。
足可以判他入獄三年的了。”
江思月也覺得這是個好事。
可是轉念想起閔嵐英的話。
說鄧知府又查到了兩條販運私鹽的路線。
可是都因為怕驚動了齊王而沒有動作。
周宸要是因為稅額的事就拿住了陸岱福,豈不是耽誤了太子的大事。
於是提醒到:
“這姓陸的跟林晟廷關係匪淺,你要是想動他。
最好先征得太子的首肯。
不然若是他另有安排,豈不是好心辦了壞事?”
周宸點點頭:
“我自然是知道這點。
在沒有把握能揪出齊王之前,不會輕易動手收拾這個姓陸的。
我今天告訴你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