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牛把筷子扔地板上被媽媽踢屁股了》
《爸爸堅持讓牛牛嘗菜引發的一場家庭紛爭》
2024年3月20日周三
早上,我下樓抱牛牛,牛牛吭嘰:“要媽媽抱我上樓。”
我說:“媽媽在洗漱。”我抱他上樓。
晚上我到家的時候,寶媽已經到家,開始值晚班了。
寶媽買的麵包到了,牛牛吃麵包了。
開始吃晚飯,牛牛吃點米飯,我讓他吃豬血腸,他不要。
我給他夾小油菜,他吃了,大片的油菜他嚼不爛,不要了。
我給他夾紅燒肉,他咬了一口就不要了,扔到我碗裡。
我讓他嘗嘗香菇,他也說:“不要。”
我給他夾鍋貼讓他嘗嘗,他說:“不要。”
我堅持讓他嘗,他居然站起來,把筷子扔地板上了!
我們都驚呆了,牛牛也是一愣。
寶媽立刻起身,踢了他的屁股兩下,還用手拍了他的屁股。
牛牛被媽媽的舉動嚇到了,沒幾秒,就哭出來了。
寶媽教訓他:“不能扔筷子!”
姥姥跟他講:“跟媽媽道歉。”
寶媽說:“不用道歉。”
他小姨、他爺爺都說我:“孩子都說不要了就不要再逼著他吃了。”
我也挺生氣,我本來就是想讓他嘗嘗,我也沒說讓他都吃了。不能挑食,即使不喜歡吃的東西,也要試試,不喜歡,但有營養的東西,也得嘗試,也許第一次嘗試後,就會覺得好吃了,就會喜歡了。肯定得有第一次嘗試。
還有就是,我讓牛牛嘗試的時候,牛牛說不吃,周圍的人也應該跟我陣線一致,說:“你可以隻嘗一口。”鼓勵他嘗試一下,而不是在旁邊附和他“不要就彆逼他吃了”,這麼一說,他聽到後就更有不吃不嘗試的理由了,“你看,其他人都支持我可以不吃、可以不嘗試”,潛意識裡他就會確認這東西可能就是不好吃。
至少,我讓他嘗試的時候,其他人彆說話。
他小姨跟我吵吵:“他都說好幾遍了,不吃不吃,你非得逼著他吃!”
他爺爺也附和:“牛牛放學回來已經吃麵包和其他東西了。”
他倆說的讓我火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