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捕頭也意識到了此事的嚴重性,走在街道上的時候,終於忍不住對劉縣令問道。
劉縣令沉聲說道:“封鎖消息,不要讓那些村民傳謠,若是有違,直接關進縣衙大牢……”
“祖宗製,不可廢;嫡長子,坐皇位;天罰起,威名揚;景國興,賢稱王……”
劉縣令話音剛落,任由一群孩童哼著這樣的兒歌從他們身旁經過,他的腳步一頓,猛的回過頭。
路邊的麵攤上有兩人在閒聊。
“哎,聽說了沒,今天早上有一隻白狐狸嘴裡叼著黃布,口吐人言,說蜀王殿下應該做皇帝呢。”
“真的假的,這可是異兆啊,白狐吐人言,大祥瑞!”
“都說蜀王無能,今日才知,殿下才是天命所歸……”
……
“百姓可愚,但陛下以及滿朝文武,是那麼輕易就會被這種手段蒙騙的嗎?”
劉縣令歎了口氣,揉了揉酸澀的眉心,他沒想到,事情竟然已經發展到了這樣的地步,反正他自己是兜不住了……
“回縣衙!”他咬了咬牙,快步向縣衙的方向走去。
這種事情,一個小小的京城令參與不了,為今之計,隻有寫一封奏章,將一切都稟明陛下……
就在劉縣令伏在桌案上奮筆疾書的時候,禦史台中,氣氛同樣凝重。
一首極度敏感的童謠在市井間傳播開來,早已無法控製它的流傳,今日又有白狐獻瑞,言明蜀王李賢當是下一任君王陛下雖然身體有恙,但還遠遠沒有到那個地步。
蜀王,亦或是某些有心人,這是要反啊!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時,異兆起,有狐狸吐人言,“大楚興,陳勝王”……
如今白狐獻瑞,同樣口吐人言,點名蜀王才是真龍。
祖製不可廢,嫡長子繼承皇位,陛下沒有嫡子長子便是蜀王!
“景國興,賢稱王……”李賢成為帝王,景國就會大興?
甚至民間還有一句揭語,金鱗本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暗中揭示蜀王還沒有到真正化龍的時候,那什麼時候才是遇到風雲變幻之時,陛下駕崩嗎?
縱然蜀王這段時間的聲譽幾乎敗儘,但蜀王自己或是蜀王一係的某些人竟敢采用此等方法,是不是忽略了陛下還活著的事實?
編造異兆,民謠來獲取民心,利用宗教來積蓄力量,古往今來,這些幾乎都是造反者必定會做的事情。
京都城外近來有一股勢力在作祟,自稱聖教,莫非,這也是蜀王的布置?
“看來,所有人都小看了這位殿下。”
馬中丞一臉寒霜,“祥瑞,童謠,聖教,對於這些倒是熟悉,本官倒是好奇,你們還有什麼手段!”
馬中丞話音剛落,便有一禦史從外麵進來,拱手道:“中丞,京都城外,有幾名農戶在河裡挖到了一塊有些年頭的石碑,上麵寫著……”
“寫著什麼?”馬中丞聞言,眉頭一豎。
那禦史看了他一眼,緩緩開口。
“龍出蜀地,景國當興!”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