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豐王府。
“殿下,不能再讓他們這樣下去了,幾州官員怨聲載道,民怨每日增多,我怕時日一久,我們經營了這麼久的豐州,真的會毀在他們手裡。”
說話的是豐州刺史,此時正在房間裡麵,略有焦躁的踱著步子。
按照計劃,此時大皇子在豐州的作為,應該已經傳到了京師,並引起巨大的反響,算算日子,快馬加急的話,這麼久的時間,也該有回信了。
然而回信沒有等來,越發肆無忌憚的禦史,卻給豐州城造成了不容忽視的影響。
麵對大皇子的刻意針對,若是再繼續坐視不理,就真的會產生一些不可挽回的損失了。
趙頤聞言,眉頭亦是微皺。
這一次,對方在豐州的作為雖然也與他和大皇子的私怨有關,但明麵上,卻是公事,他若是阻礙,必定落人話柄,那些禦史說話,可是向來都不留情麵,不可忽視。
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趙崢臉上浮現出了一絲無奈之色,喃喃道:“李兄啊李兄,你這次倒是給我出了一個難題……”
豐州刺史看著他,疑惑問道:“殿下說什麼?”
“沒什麼。”趙頤擺了擺手,說道:“周刺史先回去吧,此事本王自有安排。”
中年男子點了點頭,退出了房間。
趙頤走過去,正要關上房門的時候,耳邊忽然傳來一道裂帛般的聲音,隨後便是“砰”的一聲響。
他轉過頭,看到一把匕首直直的插進了門裡,直沒入柄。
趙頤的臉上浮現出一絲疑色,從懷裡取出一方手帕,握住柄部。
沒有用多少力氣,匕首便被他輕易的拔了出來,足見這是一柄鋒利無比的神兵。
“是誰?”
趙頤站在門口,向院內望了一眼,大聲的說了一句。
許久都沒有回應,他對正向這邊走過來的護衛揮了揮手,走進屋內,將插在匕首上的幾張紙取出來,小心的將那匕首放在桌上。
不知道有什麼人能潛進王府,匕首傳書,但想來這上麵的內容,應該頗為重要。
“議罪銀?”
隻是看到紙上所寫的第一句時,他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隨著時間的流逝,他臉上的表情先是凝重,再到之後的疑惑,驚訝,最後變成了驚愕。
這上麵所寫的,是一項名為“議罪銀”的製度。
顧名思義,這項製度的內容,便是以錢抵罪。
根據官員犯罪情節的輕重以多少不一的銀子來免除一定的刑罰,此法雖然能夠在短時間之內解決國家的財政問題,但長此以往,貪腐之風必然盛行到無法壓製,國家亡之不遠。
奇怪的是,這幾張紙上,詳細的闡述了議罪銀的的罪惡之處,引經論典,細數議罪銀幾大罪狀。
例如,以錢代罪,會使繳納議罪銀的官員更加有肆無恐,官吏更加腐化,有了議罪銀,官員們會更加的剝削百姓,國家定然動蕩,最後,以錢代罪,有罪不究,律法變得形同虛設,法度崩壞,國將亡國。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上麵寫的很清楚,大皇子即將要大力推行議罪銀製度,這簡直是助長歪風邪氣,推行不正之風,欲要滅亡齊國。
寫這封信的人,原本是一個四處雲遊的世外高人,不願意見到齊國毀在這樣的人手裡,因此才匕首傳書檢舉揭發,希望自己能夠將此事昭告天下,讓天下人都看看大皇子的醜陋嘴臉。
趙頤將那信放下,坐在桌旁,右手食指無意的敲擊著桌麵。
如果此事為真,大皇子真的想要推行這種亡國之法,他便師出有名,可以不用在乎那些禦史以及京中的言論,豐州之圍可解。
問題在於,這封信,到底是何人所傳?
他是如何得知此事,又是怎麼進入王府的?
無論如何,四處雲遊世外高人的說法,他都不會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