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和他們說一聲,已經在安排了。”
“城北的吳老昨天不小心從戲台上摔下去,受了點傷……”
“吳老之前便在京都的勾欄圈子中很有威信,你親自去看看,記得從帳房裡支些銀子,彆空著手……”
……
宛若卿從勾欄中走出來的時候,正好是午時,事實上她已經形成了這個時候吃飯的習慣,習慣性的向著某個方向忘了一眼,看到一道人影從那邊走過來的時候,微微一怔。
“巧了。”李易看了看她,笑著說道:“早上去幾個店鋪看了看,路過那邊粥鋪的時候,買了些粥菜,你吃過了沒有,要不要一起吃點?”
“還,還沒。”
隻是一個習慣性的動作,從來沒有想過他真的會從那裡出現,宛若卿回過神來之後,微微點頭。
李易點了點頭,說道:“那正好,上去一起吃點吧,剛才買的時候,不小心買多了……”
小樓二層的閣樓之上。
宛若卿看著桌上的粥菜,疑惑道:“怎麼買了這麼多?”
李易怔了一下,然後回頭看了老方一眼,說道:“本來連他的一份也買了,不知道他已經吃過了,一個人吃就有些多。”
老方點了點頭,揉了揉有些饑餓肚子,點頭道:“是啊,剛才過來的時候,已經吃過了。”
“銀耳蓮子和八寶粥,你要哪一個?”李易拿起一隻小碗,說道:“這家粥鋪的生意還不錯,味道也好。”
“銀耳蓮子吧。”宛若卿點了點頭,說道:“是啊,記得小時候,家裡相隔不遠的地方,也有這樣一家粥鋪,不過那時候,要一個月才能吃上一次,這家的味道,和小時候的差不多……”
她其實習慣午時的時候,親自去那裡買些粥菜帶回來的,今日本來也是這樣的打算,沒想到……,居然這麼巧,巧到連那幾個小菜,都是她平時喜歡吃的。
“那倒是巧了。”李易將筷子遞給她,說道:“吃飯吧,關於勾欄以後的發展,正好我有幾個想法,想和你商量商量。”
聞著粥香的味道,老方吞咽了一口口水,輕輕關上門,走了出去。
本來打算一會隻吃兩個雞腿的,現在要吃四個,等到把那粥鋪買下來,他倒要嘗嘗,那銀耳蓮子粥,當真就有那麼好喝?
……
“真是想不到,曾大人已經是京兆尹了,生活居然還是如此儉樸,白粥鹹菜,居然也能吃的這麼津津有味,實在是令崔某佩服。”
已經舉家搬進京兆尹府的曾仕春抬起頭看了一眼,隨意的伸手道:“錦衣玉食慣了,偶爾吃一吃白粥鹹菜,也是彆有一番風味,幾位隨便坐。”
略微寒暄了幾句,曾仕春放下筷子,擦了擦嘴,問道:“崔兄今日親自前來,可是又發生了什麼大事?”
崔清明笑了笑,說道:“沒有事情,便不能來這裡坐坐了?”
曾仕春隻是微微一笑,並未接口,因為他知道,若是沒有什麼事情,這位崔家二號人物,是不會輕易來這裡的。
果然,崔清明接下來便又開口道:“曾大人曾經在褚公門下受過教導,對褚公的了解定然極深,你覺得,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去做,才能獲得褚公的全力支持?”
曾仕春挑了挑眉,隨後便麵色平靜的說道:“實不相瞞,若是褚公,曾某覺得,動不如靜,貿然拉攏,反倒會適得其反……”
“為何?”崔清明皺眉問道。
曾仕春搖了搖頭,說道:“二十年前,褚公就開始四處遊曆講學,不直接參與朝政了,此時去打擾他,反而會引來反感,況且,褚公向來遵循祖製,這些年來,也並未疏離殿下,一旦有事,必然會以朝局為重,以祖製為重,支持殿下,也根本無需拉攏。”
崔清明聞言,思忖了片刻之後,才點了點頭,道:“此言有理。”
“不過,話雖這麼說,但若是能獲得褚公的全力相助,便能使天下仕子歸心,重獲諸多朝臣的支持,意義實在重大……”隨後他又歎了口氣,看著曾仕春,說道:“這兩年來,我方在朝堂上的實力損失慘重,到如今,也就隻有曾大人和陳大人,能逆流而上,實屬難得,如若不然,我方士氣,當真要一落千丈,難以挽回了……”
曾仕春搖了搖頭,“曾某也是僥幸而已……”
“曾大人何必自謙……”
接下來,兩人又商議了一些事情,片刻之後,幾道身影走出京兆尹府,其中一人忽而開口,問崔清明道:“我們當真不去褚府了?”
崔清明搖了搖頭,說道:“雖然曾仕春所言有理,但褚家,我們還是要去,殿下的處境實在不妙,不能再這樣靜下去了……”
“到底還是忍不住了嗎?”府內,曾仕春站在窗前,搖了搖頭,低聲道:“備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