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家。
主廳之中,除了褚太傅之外,還有數位年紀仿佛的老者,皆是穿著寬大的儒袍,一臉正氣,氣度不凡,看起來頗有幾分浩然風骨。
一名身材消瘦的老者搖了搖頭,說道:“可惜了,王老太傅雖然早就辭官,王家向來行事也低調,但他若是願意一同站出來,事情亦是不會拖到今日。”
另一名麵色中正的老者歎息道:“王老太傅,我曾親自去請過,卻被他委婉拒絕,直言他已年邁,不管朝事,話語間,竟是透露出了對那佞臣的欣賞之意。”
“當年齊國使臣大鬨京都,偌大的京都,無人敢戰,王老太傅拖著病體上朝,被眾人勸下,後來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也難怪他對此子如此側目。”
“王老太傅兩不相幫也就罷了,這秦文不是褚兄的弟子嗎,這一次,竟是聯合朝中多位重臣,為那佞臣說話,若非如此,隻要褚兄開口,一眾朝臣怎麼不呼應?”
“事情拖了這麼久,不僅僅是仕子,怕是在民間,也要再使些力了。”
……
幾人一邊飲茶,一邊商談間,有一名褚家下人從外麵走進來,走到褚太傅身邊,小聲說了幾句。
“寧臣?”褚太傅眉頭微皺,腦海中沒有浮現到關於此人的任何印象。
那門房見此,心中便是一陣後悔,連忙道:“我馬上就去讓他們走!”
“等等。”他快步走到門外,身後才傳來一道聲音。
褚太傅看著他,問道:“你說,他是一個和平兒差不多年紀的年輕人,生的一表人才,氣度不凡?”
那門房立刻點頭,“是一表人才,比公子還要俊俏的多。”
“寧臣,佞臣……”褚太傅喃喃了一句,臉上浮現出一絲疑色,低聲道:“讓他進來。”
褚家門口,小跑過來的門房抹了把額頭上的汗水,恭敬的對李易說道:“公子請進。”
……
和李易見過的其他豪門相比,褚宅並不大,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偏小。
可能也是因為褚家人丁不旺,兩代人都是一脈單傳的原因,太大的宅子用不了,便會顯得冷清。
由那下人領著,並未穿過主宅,而是走了左側的一處小路,不多時,便來到一處小花園之中。
一道穿著灰色儒袍的身影,背對著他,負手而立,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李易總覺得,這位太傅大人的身軀,要比他前兩次見到的時候,佝僂了許多。
老者回過頭,平靜的問道:“老夫一直好奇,那天在街上,你見到老夫,為何要躲?”
這一刻,李易才發現,他不止是背佝僂了,就連麵色,也比之前看起來更加蒼老,似乎是一瞬間又老了十歲一般。
“怕你訛我。”李易老實的說道:“可惜最終還是沒有躲過。”
兩人當日在朝堂之上針鋒相對,再次見麵的時候,卻沒有一點兒煙火氣息。
老者目光銳利的看著他,問道:“三番五次阻攔皇長子入京,你覺得是老夫冤枉了你?”
李易笑了笑,說道:“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太傅大人心裡自然明白。”
“其實我能理解太傅。”李易目光望向旁邊修剪的十分整齊的花圃,緩緩道:“褚家世代都是景國文人中的清流,代表的是大義,是正氣,區區一個佞臣,自然比不上褚家的百年清名。”
褚太傅麵色平靜,但縮在袖中的拳頭卻已經緊握,青筋直豎。
“我知道崔清明用了一些見不得人的方法,拿住了褚家的把柄。”李易搖了搖頭,繼續說道:“令孫罪有應得,但禍不及褚家,即便是崔家爆出了那些醜聞,也撼動不了褚家的根基,雖然免不了會對褚家清譽有損,日後也不難彌補回來。”
他目光再次望向褚太傅:“難的是,太傅大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