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什麼呢!”
李易屈起手指在她的額頭上彈了一下,說道:“這道聖旨,等你長大才算數。”
幾個小姑娘裡麵,端午乖巧,永寧呆萌,要數古靈精怪,就隻有壽寧了,鬼主意無數,天知道她的小腦袋裡麵想的什麼。
“人家就是說的長大嘛!”壽寧捂著額頭輕笑著跑開了,很快又跑回來,問道:“那多大算是長大啊?”
李易揉了揉她的頭發,說道:“等你長大的時候,就自己知道了。”
……
壽寧跑開之後,李易想到剛才的事情,轉頭看著明珠說道:“李軒做事不經過腦子,你壓著他一點。”
“你是說右相之位的事情?”李明珠想了想,才看著他說道:“可是我覺得這個位置挺適合你的,難道你不想和我狼狽為奸?”
“狼狽為奸……”李易搖了搖頭,問道:“誰是狼誰是狽?”
李明珠想了想,說道:“我是狽吧,我喜歡在上麵。”
……
自年初先帝駕崩以來,朝堂大致安穩,直到四月,才再次出現了風波。
秦相多次辭官告老,陛下應允之後,又加封他為“特進”,這同樣是一個不直接參與朝事的散官,地位還在金紫光祿大夫之上,有權力參加朝會覲見,見禮如丞相。
左右二相是朝堂的兩根參天巨柱,如今一根巨柱倒下,自然要早些再立起一根。
近些年來,景國朝堂在逐漸趨於年輕化,如秦相沈相這樣的元老本就所剩不多,因為年老力衰的原因,也不適合坐上這個位置。
國可一日無君,卻不可一日無相。
四月初的朝會上,右相之位的歸屬,自然是重中之重。
朝堂趨於年輕化,但還不至於青黃不接,王家,沈家,以及有限幾位資曆和能力都有的官員,都可能作為選擇。
沈家自是不用考慮,朝堂之上,左右二相不可能全都出自沈家,沈家自己不會參與,百官也不可能同意。
其他幾位官員,要麼是因為資曆不夠,要麼是因為背景不足,在相位之爭上亦是出於劣勢。
從明麵上看,王家是希望最大的。
再加上皇後娘娘的原因,百官心中也幾乎認定,此次王家是要再上一個台階了。
然而陛下力排眾議,要將右相之位封給李縣侯,卻是讓百官驚掉一地下巴。
雖說陛下寵信李縣侯,但朝堂百官,他也得雨露均沾,感情用事,恨不得將所有的好事都堆到李縣侯的頭上,就有些過分了……
更何況,宰相之位又不是大白菜,這是朝廷的基石,需要能力和資曆兼備,李縣侯的能力,沒有人懷疑,但是這資曆……
算了,資曆什麼的,也就不說了,朝堂這兩年來已經形成了某種風氣,隻談能力,不談資曆,你行你上,你不行換人,不要說你爹是誰,也不要說你爺爺是誰……
當然,若是兩人能力相差不遠,就要看爹看爺爺了。
對於李縣侯,滿朝沒有人懷疑他的能力,因為能力太強,年紀太輕而導致的資曆問題也就不計較了,甚至可以不在乎有沒有過這樣的先例……
但問題是他懶啊!
他雖身居高位,但百官一年到頭,很多人隻有在大朝會上才能見到他一次,他是算學院院長,但他隻將算學院當做釣魚場,他有能力但是他懶啊!
若是李縣侯真的成為了宰相,那朝廷和隻有一位宰相有什麼區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