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我不配。”楊超躍呼吸一頓,無意識的咬著下唇,一個勁的搖頭。
“因為你現在還不會表演,表演出來的反應不夠真實,所以就隻能由我這個配角帶著你演,才能演好這出戲。”
“意思就是,配角比主角還需要演技?”
“某些情況下,就是這樣,比如我們接下來的表演。”
楊超躍感覺自己對表演的認知有些被顛覆:“我明白了,我會聽話的。”
“在即興表演這種短平快的劇情裡,想要精彩,最好滿足幾個要點,一是強烈程度,二是反轉元素,三是角色情感濃度,根據這三點來設置劇情。”
江陽一邊說著,一邊把麵粉攪拌成絮狀,手背青筋在揉壓麵團時若隱若現,細白麵粉簌簌落在木案上
說得煞有其事的,其實他自己在這方麵也是一知半解。
都是在那本《演員的自我修養》裡學到的。
念書本上的知識誰不會啊,融會貫通到現實裡就千難萬難。
江陽不一樣,他有係統。
隻要在他的影響下,讓楊超躍領悟一星半點這方麵的知識,他就能薅到這方麵的屬性,立馬學會。
現在正是培養楊超躍這方麵知識的好時候。
楊超躍聽不太懂,但還是認認真真的聽。
“現在設置人物角色,我的身份既然是麵攤老板,那你的角色身份最好與我的有衝突性。”
隨主家出行的丫鬟,穿戲服的歌女,提自家蔬菜售賣的農婦,身背寶劍的江湖俠女……江陽腦海裡浮現很多楊超躍可以扮演的角色。
需要在短時間內貼合主題,有反轉,有情感,接地氣,同時還要楊超躍會演的角色,卻不多。
江陽略微思忖:“你乾脆就演一個女乞丐吧。”
“女乞丐?”
“是的,來我攤檔吃過麵不付錢,還經常偷我攤檔小菜以及銅錢的女乞丐,我一見到你接近我的麵攤,就對你破口大罵,你很怕我,卻也會硬氣的和我頂嘴。”
江陽把和好的麵放在盆裡,蓋上濕布醒麵。
他慢條斯理的給楊超躍講述一會兒要演繹的大致劇情,儘量講得讓楊超躍容易理解,最好能讓楊超躍代入進去,感受到角色的情感:
“我今天發現你又貓著身子,接近我的麵攤,想偷我辛苦賺的錢,我依舊像往常那樣嗬斥你,但是對你沒有那麼反感。”
“因為我前幾天給客人送麵食,經過你家的巷子,看見你病重的父親躺在床上。”
“你母親早就餓死了,你沒錢給父親治病,身子體弱沒本事賺錢。”
“有妓院的老鴇找你簽賣身契,你不肯,但你也知道,你堅持不了多久,你太缺錢救你的家人了,哪怕往後的人生會被折磨得沒幾年活頭……”
江陽沒有一股腦的全部講完,語調低沉,緩慢,富有情感。
講述女乞丐最終還是簽下妓院老鴇的賣身契,最後卻也沒能救活父親,她自己被官員豪紳玩弄得無法接客,孤獨的死在一個破舊的夯土屋裡。
周圍沒有親人,隻有還沒長大的回憶陪伴她。
楊超躍聽得睫毛輕顫。
一開始還隻是努力的記住江陽講的劇情,聽著聽著,便代入進去了。
眼眶發紅,眸光晶瑩。
這個女乞丐,和自己很像。
自己也是在努力的賺錢,努力的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隻不過自己的運氣,比女乞丐好,遇到了江陽,不再是廠妹。
在江陽的講述下,這個女乞丐更像是一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楊超躍沒法單純的抱著看客心態,不知不覺產生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