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部隊人數不減反增,達到了7000餘人。”
聽到這個數字,李雲龍並沒有感到太多的意外。
畢竟有關《民兵軍事訓練手冊》的指導下,民兵的成長他是看在眼裡的。
這段時間的作戰有的戰士犧牲了,又有新的民兵補充進來。
此次進攻臨城縣和伏擊日寇掃蕩部隊的作戰中,新一團傷亡不小。
如今主力部隊的人數不減反增,這讓他心中升起不少感慨。
正是因為這些戰士們的前赴後繼,才造就後來的太平盛世。
這是無數同胞浴血奮戰造就的。
隨著李雲龍查看完報告,讓他對各營如今的實力了全新的了解。
達到強兵標準的人數7000餘人。
一營1850,二營1750人,三營1680人,獨立營500人,炮營560人,加上團部直屬的警衛連,偵察連,特務連,通訊班等人共600多人。
為了保持部隊的戰鬥力,李雲龍與劉遠幾人早就有所商議。
於是決定擴大營級數量。
如今人數統計出來了,那便好展開分配。
“通知各營長,以及周衛國等人明天中午團部開會!”
“是!”
通訊兵立即應聲下去傳達命令。
......
次日中午。
各營長以及被點名的人員紛紛來到了團部。
對於加入不足兩個月的周衛國也出現在會議,張大彪等人略帶疑惑。
不過,自從團長帶著周衛國一起巡視各營考核時,他們的心中多少已經猜測到了一些。
周衛國得知了團長的器重。
而周衛國的能力他們也是有所耳聞,所以並沒有意見。
更何況這是團長的決定。
他們對於團長自是十分擁護。
隻是眾人都好奇團長有何決策?
隨著李雲龍和趙剛等人進來,會議正式開始。
“通過這一個多星期的考核結束,各營的情況我已經了解清楚。”
“為了部隊的發展,也為更方便指揮和管理,經過團部商議,決定增加營級數量。”
“一、二、三營各保留1100人,作為主力營,每個主力營轄9個連和1個炮兵連。”
“炮營增設一個防空炮兵連,人員從各營挑選。”
“楊誌華,此事交由你負責,先把編製搭建起來,待上級安排的人員到位後便投入訓練。”
“至於防空炮日後再說,先培訓起炮兵。”
楊誌華立即應道:“是!”
李雲龍點頭示意其坐下,繼續道:“一、二、三營剩下兵力組建起四、五、六營。”
“每個營下轄三個連,約500人。”
“一營連長王喜奎擔任四營營長。”
“二營獨立連連長劉耀祖擔任五營營長。”
“三營葉天成擔任六營營長。”
“各級的指揮員我就不一一宣讀,等會由政委告知你們,指導各營完成整頓工作。”
“一個星期內必須完成部隊整頓工作。”
眾人紛紛站起來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