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姐,你有沒有意願去京都大學音樂學院任教?”
飯桌上,簡沐涵忽然提起這個話題。
蔣音給小女兒夾菜的動作一頓,
她並非從一開始就是家庭主婦的,年少時出國留學,畢業時已小有名氣,一度成為大劇院中最受歡迎的女歌唱家,
與丈夫同去尤立克之後,她依舊在自己的音樂事業上發光發亮,一直到丈夫被監禁,她才放棄自己的事業,成為愛人與家庭的守護者。
相比於教書,她其實更愛站在舞台上歌唱,但如今這般情況,能繼續從事音樂行業,她已經很滿足了。
“可以嗎?”
她眼中閃著光。
在丈夫進入國家秘密研究院後,上麵找她談過話,希望她能為丈夫做好家庭後盾,再加上那個時候孩子也小,花國同尤立克不一樣,不能聘請保姆,所以她將自己的事業深藏在心底。
但現在,兒子已經上了小學,女兒也能進育紅班,她不再需要圍著孩子轉。
“為什麼不可以,蔣姐,你的音樂造詣很深,說不定還能為我們國家培養出許多優秀的音樂家呢。”
“如今的花國,各方麵的人才都十分稀缺,錯過您這位大音樂家,豈不可惜?”
蔣音知道小簡屬於組織上的人,她說的話也代表了上麵的意思。
“我願意我願意。”
她迫切的答應下來,
“我需要做些什麼準備嗎?”
“會有人同你聯係的。”
——
十月份,各地都已經進入秋收階段,種植了雜交水稻、良種麥子和高產玉米的試驗農場紛紛報上產量。
得到消息後,華誌明興奮的在房間內轉了幾圈,甚至還去院子裡打了一套不標準的拳法,並立即讓人去把小簡同誌叫過來,想第一個同她分享這個好消息。
“小簡,快來快來。”
看到簡沐涵,華誌明連忙招呼,臉上全是掩不住的笑意。
“你來得剛好,各地的農場剛上報了產量,”
“單季水稻畝產最高的達到1149公斤,小麥達到500公斤,緊湊型玉米最高畝產為850公斤,”
“就連普通糧種,今年的畝產量也大大提高!”
“這些,都離不開化肥的功勞啊。”
單靠優質糧種可不行,化肥才是重中之重。
這邊早就委托簡沐涵在另一個時空購置了一批適合的化肥生產設備,從廠房搭建到設備裝備完成,到新花國第一代化肥順利生產,總歸花費了兩年半的時間,
還隻是一個初步的中型化肥廠,
也就是今年,某些農場才剛剛用上。
“如今的化肥產量還是太低了,不能滿足國家需求,我們需要建設一個更大的化肥廠,或者再建幾個中型廠,最起碼,年產量得達到百萬噸。”
化肥事業關係著全國百姓的肚子,華誌明十分重視,
有了第一家化肥廠的經驗,之後的化肥廠建設起來會更迅速些。
簡沐涵很讚同華誌明的看法,
“如果建設中型廠,設備都是現成的,我空間裡就有存貨,如果要建大型廠,那麼我就回去重新采購。”
化肥分有機肥和無機肥,生產所需的設備也不一樣,現在生產的多是無機肥,有機肥則還是靠合作社內自己發酵。
二人正說著,安博義也過來了,
“z,好消息……”
“哈哈哈,是不是各地上報的產量?我和小簡正在談這事呢,我們考慮著,是多建幾個中型化肥廠,還是直接建個大型的,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