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閩州二者皆占,山珍海味向來不缺,雖田地稀少,但也可稱是一方寶地。
簡沐涵這幾天上山下海,臉都曬黑不少。
閩州這地兒,九城中六城靠海,人口也大多集中在沿海,簡沐涵很快擬定幾個方案,
“做海產品深加工,”
“可以設立食品廠和生物科技廠。”
“食品廠可以生產海鮮乾貨、海鮮罐頭一類,生物科技廠則主要生產藥用明膠、食用明膠,甚至於是膠原蛋白肽。”
食品廠好理解,明膠他們也知道,但膠原蛋白肽是什麼東西?
“保健品,輔助補充人體的膠原蛋白,喏,”
簡沐涵揪揪自己的臉頰,
“一duang一duang的,這就是膠原蛋白的作用,要是膠原蛋白流失,臉就垮了。”
“這個東西,有人買嗎?”
靳成安十分不理解,不能吃不能喝,有人願意在保養上麵花錢?
“為什麼沒有,花國的市場不廣闊,不是還有彆的地方嗎?”
“我看香江有錢人就很多。”
國內和香江一直是有貿易往來的,主要體現在轉口貿易上,內地經過香江出口農副產品,進口機械設備、工業原料等,
經過香江,花國的產品可以售往全世界。
簡沐涵摸著下巴,花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可以辦起來了。
“沿海九城可以依靠海洋資源發展,那麼其餘三城呢?”
靳宗柏聽簡沐涵說了半天,考慮的全部都是沿海城鎮,忍不住替另外三城發聲。
“靳伯伯,那裡全是山,錯綜複雜的山,運輸就是個大問題。”
簡沐涵怪叫一聲,生無可戀的趴在桌子上,
“想要富,先修路啊。”
“我是因為時代優勢,見得多了點,但我也不是阿拉丁神燈,許個願就能啥都有,放過我吧!”
“不過可以給個建議,如果能夠解決運輸問題,多山地區可以發展菌菇行業,培育可食用菇,做成乾貨,”
“也可以養蜂,生產蜂蜜,我記得閩州盛產蜜柚,白心柚紅西柚,我可以帶回來一些後世繁育出來的新品種,”
“到時候不論是單賣,還是做成蜂蜜柚子醬,市場應該都挺廣闊的。”
工廠在籌建當中,簡沐涵趁這段時間回了一趟現代,靳暉每天依舊不知道在忙什麼,莊曉雯和殷誠也沒有回來,幸好除了他們,簡沐涵還有幫手。
先將所需的設備買了,簡沐涵又去請教了經濟專家,對閩州的發展規劃做了詳細的規劃,在她提出的產業之上做了完善。
來年四月,廠房陸續完工,開始對外招工。
小漁村內,這個消息也傳了開來,
“縣上的食品廠終於招工了!”
“慶子,有啥要求?我家滿福能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