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刻畫卻代表著古董瓷器不一樣的高度。用料相當的足,整個盤子施的是藍釉,而且底色僅僅隻是靠匠人的一些留白處理,這一種繪畫手法比較簡單,但配合著盤子胎體厚重的用料,可以感受到這一隻盤子不一般的氣場。
“您見過這類的盤子嗎?”
“明宣德年間的藍釉盤子見過,但用料這麼足的還是第一次見。其餘的特色都符合明宣德的特點。”
“這件盤子嚴格說也算是古董,但它唯一的毛病出在仿製上。這個盤子應該是清乾隆年間的仿品,在用料和燒製手法上都仿製了明宣德年間的技術,所以您用肉眼是根本沒法分辨的。”
“我們所有碳十四測年儀,這個儀器的好處是通過對陶瓷中的放射性碳元素進行測定,再對比能夠矯正誤差的樹木年輪年代學,可以準確地知道這個瓷器是什麼時候使用的了,也就知道這個陶器或瓷器的年代了。”
“那太好了,咱們去鑒彆一下,看看我說的準不準。”白慕霄對自己的判斷也不敢確定,那正好這樣驗證一下。
白慕霄幫著王世襄把這些東西放在一個專用筐裡,用專用的車子推出去。
做了登記後王世襄領著白慕霄直接去實驗室。
經過碳十四測年儀測定徹底驗證了白慕霄的說法。
任何東西都可以模仿,唯獨不能模仿的就是使用的開始年限。
王世襄再次被震驚到了。
自己這玩了一輩子鷹的主兒,都打了眼,說明這件仿品實在是仿的太逼真了。
王世襄很興奮的帶著這件瓷器讓自己的同事中專門研究瓷器的專家們看。
沒有一位專家看出破綻,然後拿出檢測報告,讓這些專家狠掃麵子。
“白先生您在我屋裡等著,我要把這事兒跟領導彙報一下,爭取給您辦一個外聘研究員的身份。這樣您今後去哪個博物館都可以進他們的倉庫看了。”王大師顯得很興奮,他並沒有因為自己走了眼也懊惱。
“還能這樣?”白慕霄好奇的問。
“對呀,有了這個本本您可就是國家級的專家了。”
很快王世襄又折返回來,“我們所長要見您。”
王大師不由分說拉著白慕霄的手就往外走。
走進一間會議室,看到幾位中年男人坐在橢圓形會議桌前,桌子上擺著不少古董,有瓷器、銅器、書畫。
王世襄把在座的各位領導向白慕霄做了介紹。白慕霄和各位領導握手寒暄。
“白先生我聽說王大師說您年紀輕輕就已經是江山市政府市長助理了,看來果然儀表堂堂不是尋常人啊。”張院長一見麵就先送上恭維。
“其實都是領導賞識。”白慕霄笑笑說。
“當市長助理應該是很忙碌的,您怎麼還對古董有研究了呢?”高書記問,“這個愛好可是很費時間的。”
“隻是愛好,調劑一下生活。”白慕霄回答的滴水不漏。
“師從何人?”鞠副院長問。
“我純粹的自學,這不認識了王大師,才算尋到根了嘛。”
白慕霄的話讓在座的幾位專家都樂了。
“看來白先生是天資聰穎呀!”另一位副院長說,“這麼年輕就當上市長助理絕不是一般人。”
“白先生還研究出一種特效藥,已經拿到國家藥監局的批號了呢。”王世襄又吐槽說。
“真是沒看出白先生還是多才多藝。”
在場的人都被王世襄的話震驚到了。
“您既然能鑒定出這幾件仿品,那說明您的悟性很高呀!”
“白先生您看看桌上這幾件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