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何必呢,在酒店等著不就行了嘛。這樣你們也能休息一下恢複體力,為晚上的鏖戰做好準備呀。”
白慕霄曖昧的挑逗兩人的情緒。
“我們都想第一時間見到你。”
惠特尼·休斯頓一臉渴望。
“老板這次是不是要給華爾街來次大動作呀?”
被冷落的瑪麗亞·凱莉插話道。
“有這個想法,你們現在對互聯網公司投入了多大資金量?”
上了車白慕霄問瑪麗亞·凱莉。
“15左右的資金吧。”瑪麗亞·凱莉回答。
“收益怎麼樣?”
“收益不錯。但是我們的投資分析師對全黴的互聯網公司做的調研,發現有95的互聯網公司都是在賠本賺吆喝。我們一致認為這是一個不值得投入的行業,至少在他們沒有盈利前。”
瑪麗亞·凱莉說出了她的看法。
她所持有的這種觀點本質上依然沿襲了巴菲特那已經略顯陳舊的價值投資理念。
這種觀點隻適合那些行事風格穩健且著眼於長期投資的個人投資者和穩健的投資機構,它無疑可以被視為一種明智而又合理的操作策略。
因為采用這樣的策略,他們能夠巧妙地避開股市價格頻繁上下起伏所帶來的困擾,同時還不會輕易受到市場上漫天飛舞、真假難辨的各種消息的乾擾與迷惑。
然而,如果把這種觀點放置到一家致力於通過投機手段來迅速獲取豐厚利潤的金融交易公司身上,那麼情況則會截然不同。
如此一來,這種觀點將會對該公司產生極大的負麵影響,並嚴重製約其預期收益的實現。
畢竟,對於金融投資公司而言,它們需要具備極其敏銳的商業嗅覺以及超乎常人的前瞻性觀察力,隻有這樣才能夠在錯綜複雜、瞬息萬變的市場動蕩局勢當中精準地捕捉到全新的商業機遇。
“你們在彆的行業的投資呢?”
“不太景氣。似乎這次行情與以往任何一次都不相同。投資者像瘋了一樣在操作互聯網的上市公司。”瑪麗亞·凱莉很沮喪。
“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墨守成規。要勇於向市場認錯,儘快調整投資策略。”
“你的意思是下大力氣在互聯網上?”
瑪麗亞·凱莉對老板做出的決定感到不可思議。
“對,全力做多互聯網,做空老牌的製造產業,其他新興產業做到高拋低吸,降低投入資本。”
“可是互聯網的股票已經很高了,市盈率都是幾百乃是上千倍了,已經處於嚴重的超買狀態。”
瑪麗亞·凱莉還是對白慕霄的決定無法理解。
“沒有最高,隻有更高。這個泡沫還沒有到吹破的時候。不要被技術指標束縛手腳。這一波互聯網行情不能用常理來解釋。”
白慕霄耐心的對瑪麗亞·凱莉說。
“好吧。那下午就開始集中資金殺向互聯網。”
白慕霄安慰性的把她摟進懷裡。
”老板什麼時候去洛杉磯二十一世紀電影公司?”
勞埃德·布蘭克芬看兩人談完了正經事,插嘴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