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哈哈哈哈……
還有一件事,那就是出缺問題,幺雞隨即抖出了備用方案,這就是當首輔被下獄的辦法:“今內閣與六部出缺甚多,本宮以為不可如此,須調派飽學之士擔任才是。現任命吳甡為次輔,張國維任工部尚書,劉理順任工部左侍郎。擢升左懋第為戶部右侍郎,堵胤錫為吏部尚書,吳麟征為吏部右侍郎,範淑泰為禮部左侍郎,倪元璐為禮部右侍郎。命馮元飆為兵部尚書,王家彥為兵部左侍郎。另補馮銓為禮部尚書,金之俊為兵部右侍郎,葉初春為刑部左侍郎,李元鼎為刑部右侍郎,張忻為工部左侍郎,謝升為吏部左侍郎,劉正宗掌翰林院,張煊為右都禦史,王正誌為大理寺卿。”
前半部分是幺雞比較看好的人員,後半部分從“另補”開始就是薛國觀今早遞上來的名單,這個麵子還是要給的,畢竟當時前首輔在在位呢,再說這九個人也是名副其實的肥羊,捕宰多可惜呀。
幺雞自行任命的有十人,另有九隻請君入甕的蛀蟲湊數,加起來就完全可以填補目前朝廷空出來三品以上的肥缺了。
哪天心情不好,還可以再刷一波大臣,立威又賺錢!
嗯!咱就這麼辦,沒毛病~!
舉薦舉薦徐光啟、李之藻、孫元化的瞿式耜正在家務農,因為被削職了,這鍋還是便宜爹的!
擊敗老回回、革裹眼所部的袁繼鹹尚在湖廣,也沒必要調到京城,剛好留在那裡繼續狙擊。
丁啟睿巡撫陝茜,正在替孫傳庭看老窩,把他挪走,老孫頭又沒及時回師的話,西北還可能陷入危局。
何騰蛟在兩淮,蔡懋德在河楠,傅宗龍在泗川,也沒有必要將他們調往京城,留在原地官升三級,調兵遣將,等著“包粽子”也挺好的。
目前能在京城立即走馬上任的能人,也就數吳甡、堵胤錫、左懋第、張國維了,堵胤錫能力頗強,可獨領吏部,順勢進行整頓一番。左懋第太年輕,還不到四十,尚須曆練。
根據某太子所製定的基礎設施大戰略,張工程師畫完圖紙便要去山棟碼防禦,沒工夫處理內閣這點破事,也就不在考慮之列了。
吳甡曾任河楠、陝茜巡按,山茜巡撫,前番入閣時,又與野舅舅周延儒掰過手腕,最後雖然輸了也是雖敗猶榮,因為野舅舅有人撐腰,這“鍋主”不言自明……
作為次輔,吳甡的資曆與能力都是合格的,隻要聖上不是耳聾眼瞎,他就能勝任此職務。
讓吳甡當次輔,就必定有人要做首輔,幺雞早就想好了任選。
首輔與次輔,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紅臉,必須有一個人要給太子背鍋才行。
吳甡背鍋是大材小用,本末倒置,所以“禦用背鍋俠”就……
本屆內閣有一個首輔和一個次輔就足夠了,不需要那麼多的廢物閣老,還得給他們另開一份補貼。
安上一堆“德財兼備的備胎”之後,內閣與六部充值完畢,朝廷又可以正常運轉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舉讓盼著出事的某些人不禁大跌眼鏡,太子這一手隻怕是早就準備好了。
今天的閱兵閱地幺雞很不高興,蛀蟲在吃銀子,內閣被一鍋端。
當著老孫頭麾下三萬小弟們的麵,顯得太子領導很是無方。
若不是能繼續發餉,將缺口堵上,換成束手無策的甩鍋爹,現場指不定會發生什麼亂子。
對於甩鍋爹來說,“繼續發餉”這個詞是不存在的,因為根本就沒錢發餉……
本來還有一件要緊事需要處理,但是現在這種情況貌似還得再拖一拖才行。
幺雞不想在發薪現場多呆,直接去了首輔的府邸,主要是想看看薛國觀這些年究竟撈了多少銀子。
當年據說從京城回老家的時候,用了幾十輛馬車裝載家當,這老家夥應該攢了不少值錢的東西。
“啟稟殿下,薛家有五十一人在此,另有十三人外出未歸,附有家丁仆從一百零二人!”
薛國觀被押往刑部大牢,大難臨頭的薛府也被東廠和錦衣衛抄家。
麵對如狼似虎的廠衛藩子,薛家上下都露出懼色,不敢妄動。
要知道,天子鷹犬手裡的利刃可是真的殺過人的。
誰想試試,隻要言語一聲就行。
不用多,張嘴就來一句:崇禎小兒,我x你老木!
這就足夠了……
幺雞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靜靜地觀瞧著眼前跪地侯旨的這群獵物。
忽然,某太子在人叢裡發現了一隻身材貌似有些不大對勁兒的妹子,好像衣服裡麵塞了什麼東西。
看年紀,小美女估計還不到十八歲,但這上圍就有種見到核武器的感覺了。
“把那個……就是穿綠色衣服右邊的那個女子帶到本宮近前!”
等到目標站起身,在太監的引領下,走到自己麵前不足兩米。
幺雞這才看清楚妹子“廬山”的輪廓,幾乎可以用火爆來形容了。
尺寸完全不遜於喜兒姐姐,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麼小歲數便擁有如此傲人的胸圍,難道是吃酵母長大的?
“小女薛婉晴,叩見太子殿下!”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