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歲入須達兩千五百萬兩”這個巨額標準的時候,吳甡整個人都驚呆了。
要知道去歲太倉不過入進一千五百萬兩而已,這還是在征收三餉的前提下。
如今太子已經徹底免去三餉,在此之上還要比去歲多收一千萬兩。
就算不是好高騖遠,也是有些不切實際,達到這個定數談何容易啊?
“三餉”可是占到歲入的三分之二,刨去“三餉”,歲入隻剩下五百萬兩而已。
若按太子要求,便要在此基礎上多征兩千萬兩的水銀,光是想想都能讓吳甡一籌莫展。
太子欲加征商稅、海稅、礦稅,用以“三稅”來代替“三餉”。
這個想法雖好,可實際情況決計不容樂觀,各地的商人都不是好伺候的主。
連太祖皇帝親自定下的三十稅一的標準都達不到,讓他們多交稅不啻於白日做夢。
太子還是年輕,尚且不知那些地方官員早已與商人勾結在一起,加稅政策沒等落實便會成為海市蜃樓之策。說是自有辦法,不知道具體能有何等高超襙作才能。
為朝廷賺錢,這事擱到誰頭上都會難辦,幺雞也不會為難自己的左右手,更何況“左手”就是個殘廢,根本就指望不上,便繼續說道:“畿輔地區解決一千萬兩,餘下一千五百萬兩由各地分攤。根據東廠的報告,連日來的抄沒所得已超過三百萬兩,其餘六百餘萬兩很快也會集齊。各地分攤的部分,本宮自會從中幫襯,愛卿不必多慮。”
在即將達到山窮水儘地步的時候,不得不說,抄家倒是一個能夠快速增加歲入的好辦法。
可外埠的官員並不比高度集中的京城多,依然使用這套策略隻恐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吳甡想不出還有什麼途徑能夠實現太子的要求,距離年底僅僅剩下九個月多的時間,時限較短,任務沉重,阻礙極大,看起來很難做到。
幺雞心忖:勳貴是第一波,百官是第二波,某些人是第三波,抄完這三波,從京城抄出的金銀總額差不多就應該能達到一千萬兩了,如果真的不夠,還可以從紫金債券裡借貸一部分。
抄完自己姥爺家,就抄了準嶽父的家,本宮真可謂大義滅親的典範呀,非常值得後世學習!
外埠的一千五百萬兩份額,捐贈對象早已確定,等肅清畿輔地區就能打野了。
幺雞秉持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原則,接著憧憬道:“今年的既定歲入並不難完成,難的是明年,本宮預計明年歲入將達三千至三千五百萬兩,我大明的太倉歲入將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為了實現這個宏偉的目標,兩位愛卿還須齊心協力幫助本宮!”
歲入達到三千萬兩的話,眼下朝廷所麵臨各種危機,不論來自內部還是外部的壓力都將得到大幅度的緩解,可以說朝廷歲入直接關係到社稷存亡。
按照訓練一名合格士兵每年需要七十兩銀子來計算,增加五百萬兩銀子就能多訓練出七萬精銳,在清軍頻頻入塞劫掠的情況下,這支部隊或許能夠起到極為關鍵的作用。
哪怕三四個步兵折算成兩個騎兵,那也能組建出來大約兩萬騎兵一個騎兵價值二百五十兩銀子已經絕對不算廉價貨了),鋼正麵可能不行,但繞後包抄打嘿槍絕對妥妥的。
要是兩個兵種兼得的話,也能有一萬騎兵和三萬步兵,如若能夠形成戰鬥力的話,相當於兩個勇衛營,加上黃得功所部,怎麼著也能活活剛死皇太雞麾下的兩旗人馬。
好吧,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乾,這五百萬兩銀子還沒落袋,幺雞就開始暢想怎麼花掉這筆錢了,也不知道戶部尚書李待問會作何感想……
大懟朝的戰略優勢是什麼?
人多!
大懟朝的決勝武器是什麼?
充值!
大懟朝怎麼充值?
一邊抄家,一邊挖礦,一邊征稅。
三隻手都不能停,要做到但凡有喘氣的,就要給大懟朝創造價值!
一年多碼四萬人,帝國堅持五年不崩猝,就能碼出二十萬精銳之師,算上不斷消耗,怎麼也能剩下五到十萬人。
這特麼再懟不死大辮子,本宮就接著碼人,一直碼到能活活懟死對麵那隻雞為止!
這個世界上注定隻能有一隻獲得勝利的雞,為了這個關乎生死存亡的目標,本宮要堅持不斷碼人!
單兵戰鬥力低不要緊,可以用數量優勢和高科技武器來彌補。
作為無恥戰術的開創者和倡導者,本宮的敵人很快就會嘗到這種戰術的強大威力。
啊~哈哈哈哈……
吳甡聽了太子所設的新目標,再次震驚到石化狀態,他都不知道自己該怎麼接住話柄。
今年這兩千五百萬兩還沒著落,太子就開始打算明年的歲入了。
那可是三千萬兩啊!
不是三千萬棵白菜!
這內容要是放在朝會上說開,群臣非得驚詫到開鍋不可。
即便能夠勉強完成,隻怕也要刮地三尺,該得罪的都得罪光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若是完不成定額,那就等於直接得罪了太子,今後都不能得到重用了,說不定還會輕則致仕,重則問斬。
讓吳甡沒想到的是,太子還沒說完:“從後年開始,朝廷歲入須穩定在三千萬兩以上,隻有維持在這個水平之上,才能應付各方麵的支出。”
薛國觀表麵不動聲色地虛心聽講,心裡暗笑:怎麼樣?你以為做太子的臣子比作陛下的臣子更容易?這回知道了吧?這次輔可不是誰都能當的,更不是誰都能做上來還能坐穩的!
三千萬兩!
我的天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