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太子的許可,楊進朝自然可以繪聲繪色地將這些天來發生的事情如說書般概述了一遍。
包括抄沒勳貴、致仕閣老、下獄楊嗣昌、收拾陳必謙與李覺斯、前去楊士聰府上赴宴等軼事,以及免除三餉、複征三稅、以工代賑、築城墾田這些政務。
也不用他再添油加醋,因為這些事就跟一般富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一般引人入勝,尤其是那公然欺君的“黃豆公”,真可謂大明開朝二百餘年來“第一神人”也!
某太子認為自打穿越以來,所懲處的朝廷大員還沒有弄錯過,該殺的都是罪有應得之徒,抄出的家當都以萬兩為單位來計算。
其餘與自己互懟的大臣,即便說的再過分,也頂多去山棟挖礦而已,這寬人律己的行使作派,還遠遠稱不上曝君的名號。
聽到楊進朝所言之內容,不禁讓洪承疇連連驚詫,錯愕到自己張了半天的嘴,都沒有察覺到,全然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沒想到太子年紀不大,卻能乾出如此驚天動地之事,前途真是不可限量啊,如此看來,黃口之際的太子確有一代明君之特征。
假若太子真在仙界見到了太祖高皇帝,被其耳提麵命,又帶回大量先進學術,大明中興真是指日可待也。
抄沒了諸多勳貴與大臣的家產,想必困擾朝廷多年的歲入之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太子肯每月拿出六十萬兩餉銀來剿寇就是最為明顯的信號。
洪承疇估計抄沒出來的金銀總計怎麼也能超過五百萬兩,這樣一來剿寇餉銀就有了著落,隻要軍費充裕,讓各部沒了後顧之憂,將士們自然會在前線奮勇拚殺。
抄沒這種事跟他是沒多大關係的,隻要太子重用他一天,就不會做出“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來,家母即將獲得“一品誥命太夫人”的頭銜就是最大的一塊免死金牌。
知曉太子主動免除了“三餉”,又力主“複征三稅”,這讓洪承疇在感懷之餘,又為太子的政令感到些許擔憂。
礦稅、海稅、商稅可不是那麼好收的,早在萬曆年間便收過這三樣,結果遭到了南方士紳商賈的強烈抵製,太子將“三稅”重新提上議事日程,結果有些不甚樂觀。
作為泉州人,洪承疇非常清楚海商的德行,在那些人看來,複征海稅與商稅便是動了他們兜裡的銀子,定然不會束手就擒,朝廷這項政令落實到地方隻怕最後會事與願違。
各地商賈少交或不交三稅已成慣例和趨勢,且與地方官員互相勾結,關係錯綜複雜,實難快速根除,沒有雷霆手段加以扭轉,本朝“複征三稅”的做法可能重蹈萬曆朝之覆轍。
至於太子用“皇莊”換金礦的事情,內閣和六部都同意了,洪承疇更不會加以評述,大量征召采掘金礦倒是一種不錯的賑濟方式。
因為從金礦挖出來的就是金子,根本不需要擔心銷路,參與開采的百姓越多,對山棟地方的收益就越大,對朝廷的負擔也就越輕,而且還能增加歲入,確係是一舉兩得的妙計。
若是山棟與陝茜這兩個嚴重受災的地區,均能有條不紊地實施太子以工代賑政令的話,北方災情對大明的影響起碼會減弱一半左右,大部分災瑉有了活計就不會在想著造返了。
事關數十乃至上百萬人之生死,此事換成誰人來接受都將是無比棘手,可太子卻能輕易化解,不得不說極有可能真是得到了仙界太祖高皇帝的點撥。
如今即將南下剿寇,官軍兵多將廣,糧餉充足,計劃周密,且是先發製人,若能一戰而定,便得以永絕後患,徹底平定貽害大明多年之叛亂。
剿寇之戰在年底前結束,明年開春便可將十餘萬大軍調往北方,全力應對頻頻入關劫掠的東虜賊寇,或可改變二十年來大明被動挨打的不利態勢。
“大蛤蟆”在縝密思索之時,幺雞則在合計,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今天早朝不用上了,自己還可以睡懶覺,真是難得的忙裡偷閒啊。
壞消息是外城的戰事遠未結束,自己這懶覺可能還會被槍炮聲驚擾,會睡得很不安逸。
在黃得功與孫傳庭的協助下,自己的小命算是保住了,睡不睡得好就是次要問題了,無關痛癢。
還有一個更小的壞消息,明天應該是休息日,這下被京營渣渣們徹底攪和了。
不但沒法休息,還要讓內侍們準備點實驗器具,自己好著手煉製磺胺,順便培養一下宇宙無敵的綠毛哈密瓜……
等楊進朝將說地差不多了,洪承疇旋即拱手讚頌道:“殿下遊學仙界,返蛔人間定可拯救萬物蒼生,免遭流寇東虜荼毒,保我大明江山社稷,真乃朝廷甚幸,萬民之福也!”
聽了楊進朝那如夢似幻的“故事會”之後,洪承疇已對太子刮目相看了,真是人不可依年紀老少而作出定論。
聖上與先帝執政多年,也未有如此驚人之舉,反倒是太子監國三天便能去偽存真,懲奸除惡,讓朝廷上下氣象更新,使百萬災瑉有所依靠,可謂英雄出少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愛卿過獎了,在仙界時,太祖皇爺爺命本宮轉告兩位愛卿!”
裝神弄鬼的時間到了,這才是能吊其胃口的好東西。
“臣洪承疇孫傳庭恭聽太祖高皇帝聖諭!”
不管是真是假都要當真的來聽,兩位重臣直接跪地叩首,尤其是太祖爺的口諭,這可不是一般人能聽到的。
“太祖皇爺爺說兩位愛卿都有治軍統兵之才,扶大廈將傾之力,可比當年徐達、劉伯溫,隻要老實做人,踏實做事,便能安然終老。所得功名利祿自不用本宮贅述,平身吧。”
本來還想說剿滅流寇就封你倆為伯爵,跟便宜姥爺之前的頭銜是一個檔次的,但能否儘快剿滅都兩說,所以暫時也不用提這茬了,免得心裡癢癢。
“臣定謹記太祖高皇帝聖諭,克己奉公,潔身自好!”
“臣定謹記太祖高皇帝聖諭,守正不阿,戒驕戒躁!”
聽起來,太祖高皇帝對自己的評價還可以,雖然沒說優缺點,但所叮囑的內容並無刻意批駁之意,做起來也並不困難,萬一是真的,那今後便可以憑此為做人處事之信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