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上百名茶商都不敢言語了,很明顯太子這是話裡有話,對他們這些茶商抱有極大的不滿和抵觸情緒,難不成有人告發他們,所以才導致今日之事?
適才太子對飲茶之事還頗為好奇,聆聽茶道的相關內容的時候也是興趣盎然,可轉眼間便提及茶商,這又是意欲何為?莫非這才是圖窮匕見?
這時候方正化雙手呈上一本賬目,幺雞便大概翻看起來,不過繁體字實在是太過累人,索性便讓楊進朝閱覽,重要是抓住重點部分念出來,自己就省時省力省眼睛了。
楊進朝接過賬本急忙翻閱,找到太子所要求的部分,便低聲在主人耳邊細心彙報,幺雞聽了沒有任何表情,隻是嚶嚀了一聲表示自己已經知曉。
“誰叫張永貴?”
“……啟稟殿下,草瑉正是張永貴!”
一個身材略微發福,身著寶藍色緞子長袍的中年家夥,一聽點到自己的名字了,也不敢貿然起身,而是將雙臂舉過頭頂,向太子拱手後磕頭致敬。
“去歲你家供賣出五十八斤茶葉,總額四十二兩八千銀子,繳納稅費總計一兩四錢三分是麼?”
“殿下所言極是,草瑉不敢妄語!”
“那你家除了販茶,還有其他活計麼?”
“啟稟殿下,草瑉全家僅憑販茶為生!”
“嗯,那就好,本宮不知你家裡有幾口人呀?”
“……啟稟殿下,草瑉家裡有十五口!”
“丫鬟、夥計、賬房、車夫總供有幾個呀?”
“……大致八個!”
“每月薪俸幾何?”
“……”
張永貴頓時語結,不敢答話了,本以為太子年紀尚小,隻要身邊的太監不會提醒,自己便容易蒙蔽,可說到最後,連張永貴自己都意識到情況不妙了,再說下去的話,那就徹底對不上賬了。
“要不然本宮替你說?八個仆人,即便包吃包住,每人每月也得半兩銀子吧?一年就是六兩,八個人總計四十八兩,而去歲你家刨去上稅,收入不過四十兩銀子,這裡麵還有采購茶葉的成本,不算成本,還得倒貼仆人八兩,如此大的倒貼力度,看來你真是個大善人啊!年年這麼乾的話,不得賠個底朝天?你們全家都靠喝西北風過活?你以為跪在本宮麵前,就可以信口雌黃?欺君是什麼罪,想必你也知曉吧?”
某太子的大臣們就乾過好幾回這種事了,為了裝窮不捐銀子,連吃黃豆都說得出口,商賈這種謊言就上不了台麵了,對便問幾句便會露出馬腳,答複到最後,他都難以自圓其說。
“草瑉無知,草瑉迂腐,草瑉該死!草瑉該死啊~!”
這胖子也是機靈,知道自己的謊言被冰雪聰明的小太子直接戳穿,馬上就在那磕頭求饒,大呼小叫的祈求聖上寬宥。
“這麼說來,你們每家都有兩本賬。一本明賬,用來糊弄官府,偷逃稅款。一本暗賬,這才是真正的所得銀兩。你們比農戶賺得多得多,納稅卻比農戶少得多,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啊!朝廷對你們三十稅一,如今國難當頭,你們竟然還敢偷逃稅款!誰敢站起來,拍胸脯保證自家沒逃過一兩銀子的稅款,隻要核實完畢,本宮立刻就放他離開。否則,你們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彆想從東廠的詔獄裡活著出去!”
不好好收拾一下這群蛀蟲,它們連一個大子都不想往外吐。
快遞李哥都能從商賈身上榨出一千萬兩銀子,自己又如何不能呢。
說來還要感謝京營發動叛亂,給了某太子一個和充分的理由來關閉城門。
在榨出預定的數額之前,城門是不可能正常開放的,挖地三尺也要把銀子找出來!
“殿下開恩啊……”
“草瑉冤枉啊……”
聽到小太子撂了句狠話,要把大家通通抓緊東廠的詔獄,這下茶商們全都害怕了,東廠那是他們這些商人膽敢鬨著玩的地方麼?隻要被抓進去,那就幾乎不可能活著出來了。
“擅自聒噪者,掌嘴伺候!”
見到在東宮院內,一群茶商窘態百出,楊進朝立即怒喝一聲,這些家夥實在是太放肆了,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怎能容得他們撒潑耍賴。
尖銳的嗓音雖然很刺耳,倒是極有震懾力,茶商們馬上就收聲了,可一個個還是哭喪著臉,表情很是不甘,繳稅那就是要他們的命啊。
幺雞麵無表情地對這群蛀蟲吩咐道:“從萬曆朝開始算,抹去零頭,姑且算五十年吧。偷稅一兩,處罰一兩,算上年限的話,就是偷一兩,要補繳五十兩稅款!偷一千兩,須補繳五萬兩!少繳一兩,砍一個腦袋,少繳一百兩,抄家滅族!”
這已經很夠意思了,沒讓你們偷一兩罰十兩,算念頭的話就是一賠五百了,估計能讓你們當場吐血!
你們彆以為欺負了本宮的太爺爺、爺爺、大爺、甩鍋爹之後,就能理所當然地來欺負本宮,那就是白日做夢了!
雖然不是改朝換代,可是本宮監國已不同於前朝,如果商人不能照額納稅,那麼你們就沒有任何的存在價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懟朝就是因為收不上來海量規模的商稅,導致財政吃緊,最後毀於商人之手,本宮當然不會讓悲劇重演!
所以在本宮被辮子或者流寇弄死之前,本宮就會把你們通通弄死,就算是死,也要拉上一群墊背的才算夠本!
“……殿下開恩呀!”
“這怎還使得……”
“草瑉家境貧寒,實難籌措啊……”
“如此巨款,草瑉無法補齊啊!”
“五十年啊!”
“草瑉怎交得起如此巨款啊?”
太子張嘴就要讓大家補繳五十年所欠的稅費,這真是聞所未聞的奇談怪事啊,倘若果真如此,很多茶商都要傾家蕩產了。
說一千,道一萬,這些茶商就是不想繳稅,哪怕太子已經把話說得很明白了,他們依然抱有僥幸心理,寄希望於法不責眾,能夠逃過一劫。
“來人!掌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