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
等處理得差不多了,幺雞也就回宮了,抽空寫點合訂本,就該到了吃晚飯的時間了,可身邊的大臣們都在找理由賴著不走,擺明了是要舔著老臉在宮裡蹭禦膳。
有內侍前來稟報樂安公主與駙馬鞏永固求見,幺雞用腳後跟一想就知道報紙應該“啪啪”的差不多了,這麼多天過去了,用來編寫、排版、印刷的時間足夠了。
果不其然,鞏永固雙臂端著一摞報紙進來,因為數量並不多,目測也就十份左右,所以路途雖長,倒是不太累,而且路程較遠也是相對而言。
正常的文臣武將前來覲見,都須在午門或者宮城東南側的東華門侯著,而這對夫妻身為皇親國戚,就不用等在那麼遠的位置了,隻需在東宮外麵站著,等太監招呼一聲就行了。
“臣……”
“駙馬、公主無須多禮,賜座!”
在等晚膳的工夫,吃貨大臣們閒來無事,都在打量駙馬爺手裡的那摞東西為何物,對於報紙這新奇玩意,他們完全沒有接觸過。
“殿下,公主與臣遵照殿下的指示及諭令,召集數名文士,經過多日籌備,已然初步成型,現印刷出少量擬定版,敬請殿下閱覽,若有不足之處,臣便立刻修繕一番,以供出版販售。”
對於《京師日報》,樂安公主與鞏永固可是投入了十二分的熱忱,因為事關每年上千兩銀子的收益,不能不上心。
經過多次溝通,太子也透露了一個尚且不為人知的絕密消息,那便是今後朝廷將不再撥款供養宗室。
不光是各地的藩王還是外嫁的公主,有門路的用門路,沒沒路的找門路,總之不論級彆高低,各家都將自力更生。
此舉將給戶部每年節省數百萬兩銀子,對於當下捉襟見肘的歲入與無比龐大的開銷來說,可謂是雪中送炭了。
鞏永固家境並不算太富裕,好在樂安公主出閣之時,皇室送了好些嫁妝,不大手大腳的話,也能衣食無憂。
樂安公主與漂亮親媽和皇嫂張嫣是閨蜜,即使手頭缺錢,進宮要些就行了,不過這還是不如自己賺錢踏實,而且無須看彆人臉色。
“甚善!諸位愛卿正好也可瀏覽一番,此乃‘報紙’,本宮將《邸報》加以改良,便可成為朝廷喉舌,起到廣而告之,推行政令之工具!”
某太子一擺手,楊進朝心領神會,先是給小主人呈上一份,然後便給在座的每位大臣各發了一份。
不論從紙張尺寸還是版麵布置來說,《京師日報》都與後世的報紙的模樣相差不大了。
唯一彆扭的地方就是排版,因為是豎版,所以幺雞看起來很是費勁,但大臣們卻看得津津有味。
這報紙對他們的刺激實在是太大了,古往今來,從來沒有容納海量信息的刊物可供官員百姓閱讀。
頭版就一則信息——《皇帝仙遊,太子監國!》
陳述的東西就是朝會第一天當眾宣讀的聖旨內容,讓天下人知道是大概怎麼回事,不要道聽途說,捕風捉影,須以朝廷發布的信息為準,字數並不會比街頭傳單高多少。
對於甩鍋爹已經變成植物人的事情,沒必要繼續隱瞞,因為大臣們已經知道了,很快便會傳遍大江南北,還是公開宣布駕鶴仙遊更容易掌握輿論方麵的主動權。
這樣一來,流寇也會知曉,但隻要“大粽子”在京城也安插了眼線,必然早已探聽到了相關內容,早就會派快馬將消息送往湖廣穀城老巢。
但南下剿寇的軍事行動隻有洪承疇與孫傳庭知曉,隻要他倆不說漏嘴,旁人是絕對無法知道的,除非張獻忠與羅汝才等人決定提前發動複叛。
京城的官員和百姓大部分已經知道太子監國的事情了,但也隻是焦躁了那麼幾天,很快便恢複原狀了,該吃的吃,該喝的喝,該作死的繼續作死……
二版的標題是《徹底平定京營叛亂》,這是臨時加進去了,本來這個位置要宣布免除北方地區的全部賦稅並取消三餉的太子諭令。
但是京營叛亂性質太過惡劣,影響極為嚴重,外城百姓慘遭荼毒,即便已經拍死了那群渣渣,可還是搞得人心惶惶,必須用公告的形式加以證實,方可安定瑉心。
所有壞事都要丟給這群該死的渣渣,鑒於他們作惡多端,這次必須背鍋背到底才行,對於那些被叛兵殺戮劫掠的無辜百姓的家眷,不論報紙上說什麼,他們都會相信的。
尤其是要把三大營的六隻副將均已經被擒殺,劉良佐在逃的消息公知於眾,一來可以要買人心,二來也能給洪承疇率部南下追尋餘孽找個很好的托詞。
三版是關於《免除全國三餉與北方賦稅》的聖旨內容。
各地瑉變層出不窮的直接原因就是天災與人禍,天災自然就是小冰河末期的旱災,人禍則要歸功於甩鍋爹的三餉和明末愈發嚴重的土地兼並。
由於連年旱災,陝茜多地已經數年未有降水,莊稼顆粒無收,農戶無法繳稅不說,還食不果腹,但如果適時地免除受災地區的賦稅,並及時發放救濟,還是可以避免瑉變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西北欠餉是矛盾的導火索,製造這個導火索的就是運籌帷幄的袁都督,朝廷將大部分軍餉都送到了遼東,必然導致一些地區出現欠餉問題。
裁撤驛站與西北欠餉加之農戶受災,這三個主因所導致的大量失業人員,特彆是上萬經過軍事訓練的官軍士兵,最終糾集到一起,便直接演變成了曠日持久的叛亂。
欠餉士卒無銀可領,失地農戶無地可種,失業驛卒無計可施,與之對應的則是地方官吏在巧立名目,私自盤剝,從中漁利,更加引發了不滿與憤怒。
這始作俑者便是甩鍋爹,聽了某人的進言,便用西牆去補東牆,結果東牆還沒補上,家裡一下子就有了兩麵漏風的牆,開始腹背受風。
隨之而來的便是各地風起雲湧的瑉變浪嘲,流寇非但屢剿不淨,而且越剿越多,攪得朝廷上下寢食難安,戶部太倉已然告罄。
甩鍋爹不得不征收三餉來維持剿寇大軍與遼東軍餉,然後加劇瑉變,解決辦法本身就是問題所在,這便是最典型的惡性循環。
再不停止征收三餉,大懟朝還得重蹈覆轍,被黔驢技窮的甩鍋爹活活地折騰廢了。
作為皇二代,窮鬼的錢,某太子是看不上的,誰有錢,就伸手向誰要。
所以,四版就要讓大家看看自己怎麼玩——《太子嚴懲國之蛀蟲》!
既然蛀蟲們可以巧立名目,中飽私囊,那某太子也完全可以照搬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