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到報館關門時,供有一千零八十二戶訂閱全年報紙,訂閱量已達四千七百五十一份!”
這些都是吃穿不愁的大戶人家,平均每戶訂閱超過四份,也就是老爺一份,夫人一份,長輩一份,子女一份,如果有小妾,也要訂一份。
凡是願意包年的顧客都是不差錢的主,而且報館承諾不論風霜雨雪,一律送報上門,且向年度訂閱的顧客優先供貨,所以土豪們也就慷慨解囊了。
對他們來說,不過是十幾兩銀子,但對樂安公主夫婦而言,一天便進賬了一萬七千餘兩銀子,幾乎已經把他們給嚇傻了。
即便是樂安公主下嫁給鞏永固,陪嫁的嫁妝也未有如此之多,而區區幾張報紙便輕而易舉地做到了。
如果不是之前某太子讓廠衛抓進去了上千隻各種蛀蟲,年度訂閱量可以輕鬆翻倍,那總額就更加駭人聽聞了。
土豪顧客此時都喜滋滋地認為自己占了大便宜,畢竟用十幾兩銀子就買下一年的“丹書鐵券”和聖旨,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黃金的美事。
朝廷乃至畿輔地區發生的大事小情也無須再另行花銀子上下打點一番,坐在家裡,甚至躺在床上便能從報紙上得知,還有什麼服務能比這樣更加妥貼呢?
“嗯,不錯,等到京城恢複秩序之後,訂閱量還會繼續上漲的!”
現在簽約的顧客隻是城內的用戶,要是算上城外有地皮的250k純土豪的話,翻倍應當不難,他們頂多會派仆人進城打探消息,自己絕對不敢輕易拖來送銀子的。
包年訂閱這事,仆人說了不算,拿出十文錢買份回去報喜還行,若是直接套十幾兩銀子的話,一來兜裡沒錢,二來也怕被騙。
“士紳百姓都將此報視為天賜之物,爭相搶購,臣的印刷廠從昨夜至今晚,已然印出一萬五千餘份報紙,可市麵上依然是供不應求。”
對於來自各方麵的求購,鞏永固自然是來者不拒的,隻是印刷廠的工匠們都已經累得身心俱疲,需要休息,再這麼乾下去,大家都要累癱瘓不可。
駙馬爺也不是冷血動物,知道這樣不是長久之計,也就沒有逼迫工匠們繼續挑燈夜戰了,因為第二期馬上就要開印了。
“無妨,本宮會讓印綬監與通政司助姑父一臂之力,姑父亦可趁此機會收購城內其他印刷廠,隻要條件合適,便可買下,以分擔當下龐大的印刷數量。”
為皇室服務的印綬監是可以印刷書籍報刊的,通政司也有自己的相關作坊,這兩處加在一起,十二小時印刷數千份應該問題不大。
公主夫婦兜裡有了銀子,也能直接發動收購行動,在短時間內快速擴充己方的產能,達到每晝夜印刷兩萬份報紙的標準。
即便如此,隻怕要滿足畿輔地區的需求量也是杯水車薪,隻要聽到風聲,遠在保定的商家都會聞訊而來,成麻袋的買報紙,好回去販賣。
某太子認為作為開天辟地的第一期,至少也要印上五萬份才行,起碼要讓順天府及周邊的地區城市與縣城的百姓都知道有這麼個媒體能夠傳達太子和朝廷的聲音才行。
“臣代公主多謝殿下提點,臣定儘快辦妥,讓印刷數量再創新高!”
他們家可是她老婆當家作主,古時均是男主外,女主內,不過鞏永固的老婆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否則他也不會是駙馬爺了。
考慮到姑姑的家底做生意可能不算太豐厚,某太子才教了他們預付款這招,保證屢試不爽,而且能夠快速募集到大量資金。
鞏永固回家之後見到院子裡堆滿了成箱的銀子,已經高興到心花怒放了,樂地合不攏嘴了。
作為當朝駙馬,自然不會跟銀子過不去,但他內心與太子提醒的一樣,都要秉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理念。
這樣合理合法的賺錢就是正途,他也從未想過辦報紙真就能賺到如此巨款,雖然夫妻倆隻能拿到其中的三成。
可這並非是純利潤,其中很大一部分都須重新投入印刷報紙上去,最後能剩幾何還不得而知。
不過每份報紙賺四文錢,兩萬份報紙就是八萬文錢,折合不下八十兩。
想著倒是決計不多,可天天都能賺到這個數,那就很讓人心動了……
印地越多,賺地就越多,仿佛印的不是報紙,而是銅錢。
雖然麵值隻是十文錢,可架不住數以萬計,利潤也就隨之水漲船高了。
更讓公主夫婦乍舌的便是廣告費,兩位茶商便用一千二百兩銀子訂了一個月。
如果從九版到十六版都有商賈以半版的形式刊登廣告的話,每天便有一百兩的進賬。
看似這筆賣報還要賺錢,真是令公主夫婦不容小覷的一筆進賬。
“廣告之事,姑父無須心急,既然已有茶商敢於嘗試,待其他商家見到效果之後,必會蜂擁而至。”
關於“吃螃蟹“,某太子是從不擔心的,那些唯利是圖的商賈是還沒意識到廣告的好處,等到覺察到了,自然會心甘情願的從兜裡往外掏銀子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古代,沒什麼比廣告更有說服力的了,口碑隻是對於圈內人士有效,範圍擴大到普通群體的話,廣告就是首當其衝的選擇。
沒有報紙也就罷了,既然有了《京師日報》,不做廣告的商賈那便是傻子了。
彆人往前邁了一大步,你原地不動,那就等於彆人不動,你後退了一大步。
對那兩位茶商而言,每天隻花二十兩銀子,便能做到家喻戶曉的地步,彆說京城,就是連天金與保定的士紳百姓,看了報紙都會知道有他們的存在。
前來京城辦事的人,想要買茶又不知道哪家的貨更好,首選就是便是看報紙上的廣告,甭管信不信,先過去瞧瞧再說。
廣告的作用就是引領客人前來觀顧,簡稱“引流”,隻要將顧客勾引上門,廣告的作用就達到了。
至於能否將顧客變成自家商品的用戶,那就要看商家的本事了……
“殿下此策令臣茅塞頓開,乃是卓爾不凡之舉也!”
眼下鞏永固就服一個人,那就是眼前這位,人家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能一年落袋數千兩銀子,那些商賈還是主動掏錢,不服都不行啊。
廣告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讓工匠雕刻木板花不了幾個錢,雕好之後便可以大批量印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