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了策劃書,那他便可以事半功倍了,德川將軍看過之後,定然會心悅誠服,對自己大為賞識的。
“先生乃是貴客,無須這般客套!”
本來還想送你家二貨將軍一輛自行車,可這玩意做起來很費時間,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家將軍是個大胖紙,弄不好車胎都會被他給壓爆了。
真相騎上自行車的話,最好先減肥三個月,去掉三十斤肥肉才能試駕,畢竟這貨的手下也不忍看到自行車被他們的將軍屢屢壓倒爆胎……
想來想去,把白糖送給二貨將軍,讓他自行定價,這已經算是一份超級大禮了,如果能夠砸得他答應出兵,屆時在送過去幾輛自行車也不遲。
這樣一來,上家、下家以及中間商都得到了各自中意的東西,絕對算得上是一次各取所需互利互惠的真誠合作。
從京城到江戶,少說也需要十天,弄不好一來一回得花上一個月的時間。
就算德川二貨大將軍同意出兵,還要商討具體兵力,那邊還要調動人馬。
等到萬事俱備,倭軍上船啟航,估計都要到六月份了,抵達遼東半島算六月中旬。
打到九月中旬就得收兵,再冷的話,就會出現大量的非戰鬥減員,還得配給二貨大將軍不少撫恤銀兩。
這麼一算,前後也就能圍毆辮子三個月的時間,就看倭軍的作戰效率有多高了。
五萬倭軍打五千辮子,場麵就是一邊倒,完全沒啥問題。
對方人數增加一倍,如果不是辮子精銳的話,仍然改變不了最後的結果。
要是一萬五到兩萬的話,估計倭軍就有點吃不消了,除非二貨大將軍這邊派出了的也是精銳才能硬鋼。
辮子兵力高於兩萬的話,那倭軍就可以果斷選擇溜之大吉了。
然後從另外一處海灘登陸,幾乎開啟五萬打五千的體感遊戲。
假設倭軍一打一,不是辮子的對手,那就五打一,甚至十打一好了。
確切地說,倭軍利用艦船的優勢,可以在半島的任何一處形成十倍於敵方的兵力優勢。
在短時間內,對防禦登陸地點的辮子進行毀滅性打擊,在其援兵抵達之前便能將其聚殲。
利用這種神出鬼沒的海上遊擊戰術,倭軍完全能夠打得皇太雞將複州以南的半島兵力以及百姓撤至內陸地區。
否則即便皇太雞仍舊宣稱控製著半島全境,也對戰局無濟於事,負責防禦該地的“大清王師”的某部人馬隨時都有可能被十倍,甚至二十倍的倭軍殲滅。
除非皇太雞在一氣之下,將半數辮子主力調往半島以圖擊退從海上進犯的倭軍,穩住該地的局勢。
但這樣一來,在夏秋之際與倭軍拉鋸了三個月,等到入冬十分,恐怕“大清王師”已經沒有多少餘力入關劫掠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某太子的計劃是讓倭軍至少吸引五萬辮子,這樣皇太雞在冬季入關的兵力就隻能在十萬左右。
如果像曆次一樣兵分兩路進攻關內各地的話,明軍集中優勢兵力,重創其中的一路還是很有可能的。
同時讓王在晉下令遼西各部出去得瑟一下,不求有功,隻須他們向東北方向孟浪一百裡然後拍馬回來便可。
佯攻沒有收到任何效果,某太子是可以肯定的,但也要做出一定的進攻姿態,讓當地的辮子守軍緊張起來才行。
要是在半島發動的夏季攻勢情況不錯,入冬之後,也可以讓倭軍前來助戰,賺一個月的快錢,打完套現就能回家。
雇傭兵在歐洲地區是非常流行的,而在華夏大地上,早在戰國時期,齊國便大規模采用了雇傭兵模式來應對周邊衝突。
對此,荀子曾予以猛烈抨擊,稱雇傭兵乃是“亡國之兵”。
但雇傭兵能夠成為一項生意,這就說明較於同行們有著明顯的優勢特點。
首先,戰鬥力要高,起碼比雇主的部隊強出一籌,將戰場上奮勇作戰當作自身的推銷履曆,才能引起雇主的興趣。
其次,性價比高,雇傭兵的價錢雖然貴,可參照其戰鬥力進行折算,總是能夠落在雇主的承受範圍內。
最後,雇傭兵名聲不好,可在單次戰役時,少有臨陣倒戈的情況發生,因為對一個雇主失信了,其他雇主也就不敢用了。
在短期內,某太子還指望不上自己的東宮衛隊,能夠組建起來便可迅速投入戰鬥的,就隻能是陝北的三萬新軍。
孫傳庭的秦軍便是基於榆林等地的瑉兵武裝組建起來的一支強悍之師,因為部隊裡都是自家的兄弟與鄉親,隻要糧餉充足,便會士氣高漲,勇猛無畏。
公元前105年發生的阿勞西奧戰役,便是三十萬日耳曼部落武裝有一半是青壯)對十六個羅馬軍團12萬人)展開的猛烈進攻。
儘管羅馬方麵在裝備上占據絕對優勢,然而在一天之內,所有參戰部隊全部被敵軍殲滅,是“部落”對“聯盟”的一次輝煌勝利。
對於眼下的爛攤子,既然官軍炮灰部隊已經無所作為,那麼某太子在軍事上便要依賴瑉兵武裝與雇傭兵這兩大支柱力量。
陝北瑉兵分成三期培訓,每期整編三萬人馬,總計九萬。
加上五萬倭軍,這就算是北方牽製辮子入關劫掠的主力部隊了。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