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百萬兩銀子的城牆經費要花得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才行,對新城來說,固若金湯可不隻是個形容詞。
聽說太子要用內帑來建造皇城,張國維聞言大為感動,這樣自己的工作就輕鬆不少了:“殿下英明,臣定竭儘全力修建新城城牆。”
至於內帑是否有錢,那就不是他該襙心的事情了,而且聽說紫金債券售出了上千萬兩銀子,說明太子計劃用募集來的銀子來修建新城的皇城,那應該是完全夠用了。
太倉壓力不算太大,戶部尚書李侍問也出列應承道:“若新城僅須戶部支應四百萬兩銀子,分三年支付,當是不難做到。”
要讓戶部一次性拿出四百萬兩銀子,那李侍問就肯定不會答應了,死活都要進行一番唇槍舌戰。
改成三年建設期,支付模式為“二一一”的話,對於年入兩千五百萬兩銀子的戶部來說,的確不是什麼棘手之事。
楊文嶽率兵前去大同討伐王樸,李侍問的心思則早就飛到晉商的家財上麵去了,五百萬兩銀子對於戶部來說可是一筆巨款。
還沒運入太倉,戶部尚書就在惦記著如何花銷了,既然太子說晉商富可敵國,那決計沒錯。
最近二十年,東虜從遼東及關內各地劫掠了數千萬兩銀子,其中近半都會用來購買所需的糧食與鐵器。
晉商是其最大的賣家,由此產生的收益自然是無比驚人的,所以李侍問篤信太子對於晉商家財的估算,而且隻高不低。
對於這種賣國求榮的叛徒商賈,李侍問沒有半點的憐憫之情,最好悉數抓獲,將其家財一點不剩地全部充入太倉。
太子說不用戶部為新城的皇城撥款,李侍問是非常高興的,這就意味著能夠節省至少兩百萬兩銀子了。
換作是皇帝的話,那決計不會少,光憑前番內帑剩餘的那點錢,莫說興建新城,就算是百官月俸都難以支應。
太子監國,利弊均現,擅權倒是讓朝野無奈,投票製更是令大家錯愕,可是由此帶來的優勢也很明顯,那就是不愁銀子了。
隻要朝臣們服從聖裁,那麼太子就會用白花花的銀子來讓朝臣們稱心如意,不論是每人的月俸還是各個衙門的開銷,都不會受到製肘。
太子在幾個要員打麻將時便說過,錢不是萬能的,但萬萬不能沒錢,此話雖然市儈庸俗,可其中的道理卻令人不得不信服。
尤其是對於戶部來說,若是太倉沒有銀子,那堂堂大明的戶部便是一個有名無實的衙門了。
通過這麼多天的博弈,大家都明白了一個淺顯易懂的道理,太子負責賺錢,群臣負責花錢,隻要不中飽私囊,一切都好商量。
誰要是不服,大可以跟太子互換位置,讓你來賺錢,太子和群臣來花錢,那該人肯定不會同意。
換作以前,用四百萬兩銀子來修築新城,群臣一定會認為聖上瘋了,因為戶部根本就連一半的銀子都拿不出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如今戶部可以輕輕鬆鬆地支持修建新城,而且不會傷筋動骨,諸如遼西軍餉及各地的以工代賑計劃都可以同時展開。
在這一個月之前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太子殿下還說要雇傭倭軍登陸遼東來對東虜境內進行襲擾,此舉無異於癡人說夢。
“新城所用的城磚硬度如何?”
銀子是有了,監工與勞力也就為了,就差碼長城了,但磚頭質量一定要保證,不然就是典型的超級豆腐渣工程了。
“敬請殿下稍後,臣這便遣人奉上所用城磚!”
張國維早有預料,但凡要事,太子均會過問,城磚自然不會放過,他便有所準備,今日正好派上用場。
過了不到五分鐘,便有工部官員捧著一塊碩大的樣品前來,看樣子很吃力,這玩意倒是不輕。
張國維順勢接過來,宏聲介紹道:“殿下,此磚重達八斤,臣曾親自測試過,可抗刀斧與鳥銃,用來築城著實不錯。”
殿內的很多人,包括漂亮親媽在內,都是首次看到單獨的一塊完整的城磚,大家見到的要麼是城牆,要麼是被轟城殘破不堪的磚頭瓦礫。
幺雞心裡一換算,八明斤就是將近十斤,倒是不輕,按重量來算,應該挺敦實,不過耳聽為虛,還要現場測試,以正視聽。
“諸位愛卿後撤,派名大漢將軍上前一試!”
某太子當然不會讓狗腿子上演胸口碎城磚的把戲,但起碼要在眾人麵前用腰刀砍幾下,不然大家都對樣品的硬度心存疑慮。
眾人散開,兩隻內侍搬來一張桌子,將城磚放在桌子上,有幸出場的大漢將軍倒是膀大腰圓。
先是對皇後與太子深施一禮,然後大步流星上前,抽出掛在腰間的利刃,輕輕的落下,算是瞄準的步驟,接著將腰刀抬起,飛快地向下劈砍。
“當~!”
幺雞覺得光聽聲音,會以為這貨砍到石頭上了,說明城磚的硬度的確可以,否則就是熱刀切黃油了。
大漢將軍又接連嘗試了兩次,前後劈砍了三下才收手撤回原位,樣品首先被送到皇後那裡觀瞧,繼而是某太子這裡。
之後被拿去給朝臣們傳閱,大家不住地點頭,算是認可了城磚的品質,因為麵對如此勢大力沉的劈砍,上麵隻留下三個很小的缺口。
用這樣的城磚來築城,完工之後確是能夠讓朝廷放心,東虜必然不敢覬覦京師新城。
若新老二城能夠形成犄角之勢,東虜心生忌憚,朝廷便可高枕無憂了。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