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晉想不到太子竟然能用糖來換取倭國出兵遼東,堪稱天馬行空之妙計,隻是這征募糖也須銀兩,不知太子在不用太倉支應的前提下,如何能夠籌措得到。
但不論太子是否可以實施此計,都與王在晉關係不大,本職工作隻需要整飭好遼西兵馬,避免讓東虜在山海關尚未完成加固之前衝至關下便是妥善。
“本宮監國以來,朝廷與京城所發生的大事小情,多半均已刊登在《京師日報》上,愛卿回去端詳一番便知一二。待愛卿赴任之後,本宮自會派快馬將當天出版的報紙送往山海關,愛卿不出三日便可看到。”
在電報網絡尚未修建完畢之前,隻能用快馬維係京城與山海關之間的通訊,而且也不算單程走空,快馬可以將老王頭的親筆信帶回來,每天折騰一次的話,某太子就可以隨時掌握遼西的動向了。
雖然是兩天以前發生的事情,可也總比蹲在宮城裡瞎猜要好得多,若非特殊情況,想必老王頭都會在信裡交代地清清楚楚的,多半不會有所隱瞞,因為事隔多年赴任,這地方也沒有他的親友和前部下。
“老朽定回去詳覽,定可大開眼界!”
楊進朝將今天出版的《京師日報》送到王在晉麵前,老王頭大致翻看了幾頁,雖然時間匆忙,隻是瀏覽了標題,可也陡然明白這報紙的妙用了。
隻要報紙上看在太子頒布的聖旨與朝廷下達的相關政令,市井編造出來的那些流言蜚語便會不攻自破了,在安頓瑉心方麵,這報紙算是一把輿論利器了。
“再有就是本宮將會讓科學院的科學家們製造出連同京城,途徑天金,北至山海關的電報線路,電報就是利用電流,將訊息傳到目的地的一種通訊工具。這邊安裝發報機,那邊安裝收報機,通過電線進行傳到。理論上說,不出半小時,本宮發出的信息就能抵達山海關。同樣,一旦關隘有警,愛卿也可及時稟明本宮。本宮預計這條線路將在五年內建成,屆時京城與山海關就將實現瞬時溝通。”
既然老王頭已經答應赴任了,那就給他畫個超級大餅好了,讓他提前五年高興一下,免得等到有線電報網絡鋪設到山海關之前,他再掛了。
相比加固山海關,很顯然電報更加重要,隻要兩地可以隨時聯動,互通有無,那麼“大清王師”威脅其中的任何一處,都會得到渣明部隊的馳援。
“殿下大才,若真能如此,實現迅捷通報,則比快馬之速高出萬倍,京城安穩,遼西無憂,老朽定要一睹其狀!”
聽到太子所說的這番內容,一知半解的王在晉大概明白了電報的含義,不過對於太子的解釋他還有些不敢輕信,說非神仙下凡,豈有通傳千裡之才能?
最後還得眼見為實,在沒有目睹之前,他嘴上倒是誇獎了一番,可心裡自認為隻能信其三分,必須見到實物,才能判定太子是否言過其實。
“再有就是最晚明年,本宮會給愛卿配備一定數量的飛艇,以供保持山海關的警備之用,人若搭載此物,便可觀測遠至三十裡之外的動靜,起到先敵預警之功效。”
如果冬天辮子入關,裝備飛艇的明軍就一定會拿出這種武器迎戰,就無法繼續保密了,所以明年給遼西部隊裝備飛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隻要都控製在王在晉手裡,其他的關外將領得不到,那就不怕他們將這種東西變相送給皇太雞。
實際上沒有燃料的飛艇就如同沒有彈藥的槍支,連燒火棍子都不如,東北的石油可是埋藏的很深,遠不如陝北與泗川容易開采。
燒煤燒柴火所提供的熱量是不可能讓飛艇升空的,即使辮子真的照貓畫虎,造出來一堆飛艇,也必須依靠燃油才能起飛,不然就都得在地麵上趴窩。
“……飛……艇?”
王在晉聽到了一個全新的詞彙,從其名字上辨析可知,似乎是可以飛升上天的物件。
“就是可以飛天的載人兵器,升空之後高度可達兩裡,地麵方圓數十裡的狀況,便可一目了然。本宮預計飛艇將於三個月內研發完畢,隨後將儘快進行試飛及調試,年內能夠實現批量製造,明年將會列裝我大明各部。”
幺雞說的這是很靠譜的研發周期,今天肯定可以上飛艇上天,隻不過初期型號可能不會太儘如人意,就跟燧發槍一樣,還需要經過不斷調試改進,才能達到預期的大致水準。
“殿下當真?若此飛艇可以載人飛天,定將周遭景物儘收眼底,乃是一件非比尋常之鎮國利器,東虜再無藏身之處!”
王在晉認為己部真有飛艇助陣的話,那如同頭頂開了天眼一般強大,先敵發現在戰場上可是價值連城的美事。
“君無戲言,愛卿靜候佳音便可,若是研發成功,在列裝各部之前,本宮會現在密信裡知會愛卿!”
撥給老王頭幾艘作為偵察就行了,再多就不能給了,免得真被辮子繳獲了,那飛艇的結構就要被對方給看得一清二楚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殿下英明,老朽感激不儘!”
太子言之鑿鑿,不像是在誇誇其談,王在晉也就寧可信其有了。
春秋時期,各國均以戰車為重。
戰國時,趙國率先組建了騎兵。
進入隋唐,王朝則大興各種火器。
時至今日,若能有飛艇加入戰陣,便猶如天兵下凡了。
待將士們見到此物之後,定可士氣大振,屆時恐懼東虜之狀便可一掃而空了。
這麼一想,老王頭似乎都覺得自己年輕了幾歲,內心都生出亢奮之情,豪邁異常。
“適才愛卿也評價飛艇是鎮國利器,所以還望愛卿保守秘密,切勿對任何人轉述,此物連朝廷官員都不曾得知,乃是最高機密,僅有參與研發的幾人知曉而已。”
這件事除了科學院的幾個人之外,也就是幺雞身後的這兩位跟班以及武裝術士知道了,老湯當然明白這個武器的厲害之處,所以更不會輕易對他人提及,估計已經將信件讓同僚乘船駛往西班牙和羅馬去了。
對於十七世紀的戰爭來說,哪邊有了飛艇,哪邊就等於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除了提振官兵士氣之外,飛艇還可以作為偵察與轟炸之用,在敵軍沒見過這東西的時候,絕對能夠起到震懾敵膽的作用。
對於紀律鬆散的部隊來說,見到這個龐然大物,軍心可能蕩然無存了,方陣部隊直接蹦潰也說不定。
“事關重大,老朽謹遵聖諭,萬不敢對外泄露分毫!”
這就是知道秘密的結果,一旦泄漏,尤其是關於邊務,那就是全家掉腦袋的大罪,王在晉深知其中的責任。
就算沒見到實物,乃至連飛艇的外型都不知道是何模樣,那也不能自以為是地向外說教,賣弄炫耀的下場是可以預見的。
“好了,今日天色已晚,愛卿可回去歇息了,若是身體尚可,明日可隨朝臣一並上朝,也好了解一下當下朝廷現狀,本宮會遣人送去朝服。進朝,取五千兩銀子,作為王愛卿的安家費,暫將一處伯爵府邸作為落腳之處,去辦吧。”
作為四朝老臣,加上一路舟車勞頓,人家歲數還這麼大,幺雞得給安排地妥妥滴才行,不然會被外人說閒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