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王朱傳齎與晉王朱審烜都大致明白了對方所想,但也均心照不宣。
此事若是能成,固然極好。若是不能,則至少不會得罪太子與朝廷。
作為兩個幾乎等同於監下囚的落魄藩王來說,當務之急就是先從天子腳下逃出去。
其他都是後話,如今太子有意讓眾多王爺移藩海外,也算是不錯的選擇了。
想象被東虜搞得家破人亡的德王,現在還不知道在遼東的哪個地方遭罪受苦呢!
他們哥倆也算是絕處逢生了,家財雖被廠衛抄沒,但但了海外就能重建藩國了。
屆時手裡有了兵士,就能掌握生殺大權,可以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作威作福了。
代王與晉王企圖瓜分庫頁島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兩國境內還有很多郡王,也就是庶出的孩子繼承下來的地盤,算是自己的子國了。
晉國有七個郡王,而代國有九個郡王,要是這十六個郡王都跑去跟兩位藩王分地盤,他倆是決計不會同意的。
所以,兩位藩王便不約而同地選擇在庫頁島中部做文章,最好將這塊土地一分為二,劃歸兩國管轄,好安置本國諸多的郡王。
庫頁島中部原本要安置一位藩王,若是換作十六位郡王的話,貌似非常不錯,至少他們不會從自己的碗裡搶肉吃了。
此處麵積雖然不小,可土地貧瘠,多位山林,送給這些郡王定居倒是可以,他們坐擁更好更大的地盤,可以高枕無憂了。
那些郡王若是對自己被分到的地方不滿意,就去找太子理論吧,一來一回,小半年就過去了,說不定等回來的時候,連不滿意的地方都被其他郡王給奪去了。
用其他藩王的地盤來喂養本國的郡王,兩位藩王就是這麼打算的,而且也計劃如此向太子請示。
代王朱傳齎還等著看小太子的笑話,因為之前聽說太子打算將住在開封的周王朱恭枵及周國也移藩海外。
要知道周國可是全天下郡王最多的藩國,供有三十七個郡王!
恐怕隻有地圖上那偌大的北美,可以安置下規模如此龐大的周係郡王了。
路途如此遙遠,涉及人口多大數十萬,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完成……
相比之下,自己所在的苦兀距離大明本土很近,來往也極其便捷,實在是方便至極。
那些前往北美就藩的,莫說在那塊荒蠻之地上定居,不死在半道上都算是萬幸了。
朱傳齎見過世界地圖,也知道世界如此之大,可從未想過要跨越大洋去重建藩國。
能在苦兀或者馬加丹安定下來,就算是他所能接受的極限距離了。
對於生死未卜的跨洋遠征,他是壓根就不打算嘗試的。
那邊雖然幅員遼闊,可能不能或者踏上土地都成問題。
苦兀島地盤的確小很多,可距離大明本土很近,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島上北部又有平原,太子說沿海邊有漁場,如此看來便可豐衣足食了。
細細算來,自己的抉擇還是非常明智的,選了一塊地理位置極其出眾的寶地了。
“王兄,不知太子殿下賜給王兄銀兩幾何呀?”
晉王朱審烜在作出決定之前,希望能把方方麵麵都打探清楚。
“……不瞞賢弟,僅有五萬兩而已!賢弟所得幾何?”
代王朱傳齎是不會把另外那一萬五千兩算在內的,再說這也是合情合理的,你又沒死小妾,憑什麼知道?
對了,被朱審烜這麼一問,朱傳齎陡然想起要儘快買到幾匹上好的揚州瘦馬帶走,不然到了那邊就沒得玩了……
“唉~!同等!”
朱審烜歎了一口氣,也沒打算隱瞞,這事估計也瞞不住,看來倆人都是同病相憐,到了向太子乞食的地步了。
要是不滿意,那太子便會重提在私吞土地的事情,裡麵不乏有草菅人命的官司,此事當然可大可小,就看太子與朝廷如何發落了。
作為藩王,一旦被對方抓住把柄,就成了待宰的羔羊,從當下的情況來判斷,不反抗至少還能前往海外就藩,所以倆人都不敢造次了。
“原來如此!聽殿下說,島上尚有千餘東虜雜兵,不知賢弟打算招募多少兵士?”
朱傳齎雖然挑了一塊可以開墾的好地方,可是付出的代價也不小,因為該島北部正好是距離對岸東虜最近的地方,海峽僅有二十裡寬。
所以在招兵買馬方麵,朱傳齎要比同處一島的朱審烜迫切得多,一個不留神,真會讓東虜嚇個好歹,他在這方麵倒是非常小心謹慎。
該島距離大明本土雖然最近,可跑一趟也要半月之久,前期就要靠自己麾下的募兵來固守地盤了,守不住的話,那真就要被東虜趕下海去喂魚了。
“這……王兄,愚弟還沒有規劃,總計僅有五萬兩銀子,可是不好辦啊~!”
朱審烜隻是打算將封地選在庫頁島南部,對於其他的倒是的確沒有什麼準備,連移藩的內容都是得知了沒多久,現在馬上就要募兵,真有點措手不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聽到朱傳齎說島上竟然有千餘東虜,可是把他嚇了一跳,這可是太子沒說的事情啊,早知道這樣,他就選其他地方了,好不容易移藩海外,他可是在不願意聽到有關東虜的消息了。
“賢弟不必擔心,島上的東虜不過是土著蠻夷而已,遠飛關外之剽悍之兵。再者說,此島不小,有千餘東虜已經算是稀少了,帶我大明王師登陸,必定可以摧枯拉朽,所向披靡!”
朱傳齎是要一鼓作氣將島上的東虜消滅乾淨,不然與對岸的東虜內外勾結,可是不好剿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