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通帶著群殘兵敗將一口氣跑了六七裡路,見到身後沒有賊兵追來,這才鬆了口氣,在山頂停下稍作休息,也好四下觀望一番。倘若薑名武所部還沒跟上來,那他們就得主動去找。
四千官兵被張狗賊伏擊之後,就剩下身邊這百十來號,其他人或許會從其他方向殺出重圍,可也不會太多,畢竟山溝裡是決計不好跑的,跑不了要麼被俘,要麼身死。
今天,唐通算是實實在在地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慘敗,還是敗給了蔭損至極的張狗賊,他心裡當然不服,這麼急於與薑名武彙合,就是為了借得援兵,好馬上能夠扳回一城。
此等深仇大恨必須得報,而且立即就要報,尤其是對方是老冤家——張狗賊,叫其繼續得意,自己便會失意,若是不能在洪少保聞訊之前反敗為勝,因此而被奪職治罪也說不定。
若是官軍屢戰屢敗,各路官軍都有折損,朝廷得到奏報也不好懲處眾多將領,可要是就自己這路人馬吃了敗仗,己部還是第一個被張狗賊重創的,那就要以儆效尤了。
彆說手裡的兵權,興許連吃飯的家夥都保不住,這是越早解決,自己就越安全,先穩住洪少保那裡,往上奏報的事情就好說了。
想定之後,有些心煩意亂的唐通便開始釋然了,喝了一口水,又澆了下不住淌汗的腦袋,用袍袖一擦,旋即抖擻精神,準備去找薑名武。
“報!總戎,那邊有官軍的旗號!”
“哦?待我觀瞧一番!”
唐通聞訊急忙起身,大步流星走到一處視野很好地地方,用千裡鏡進行查看,在戰馬死於賊兵之手後,這件寶貝算是除了自身性命之外,最值錢的物件了。
果不其然,大約二裡地不到的位置,已出現了一支長蛇般的隊伍,以大明旗幟為先,隨後是“薑”字將旗,不出意外的話,這便是北上尋敵的薑名武所部了。
兩部人馬彙合之後,薑名武不由上下打量起這位同僚,隻見唐通甲胄上都是被蒸乾後留下的血漬,身上有十餘處刀傷,所幸有盔甲覆蓋,遠沒有傷筋動骨,隻是皮肉之傷。
“唐兄你這是……”
“唉~!說來可氣!在前方六七裡的山溝裡被那張狗賊伏擊了!”
“……啊???怎還了得?張逆如此大膽,當真反了?”
“確係反矣!”
適才由於薑名武所部也在山溝裡行軍,所以根本就沒看到唐通派人發出的信號彈,隻是聽見了北方有陣陣的炮聲,距離不算太遠,便猜測到或許是唐通部與敵接戰了,故而才急忙進兵。
沒想到還真是如此,而且看樣子情況比想象更為糟糕,因為連身為總兵的唐通都如此落魄,僅帶來眼前這百餘人而已,可想而知所部士卒們的遭遇了。
這說明張獻忠的所作所為果然跟洪少保說與眾人的內容完全一致,幸好有大軍前來圍剿,不然後果委實不堪設想啊!
路上幾位總兵還在合計,若是大軍到了穀城,發現張獻忠沒有複叛,該當如何是好。
這下就完全不用擔心了,人家不但已經複叛了,而且還將唐通所部打到全軍覆沒。
“可知穀城如何?”
“……不曾知曉!”
薑名武還想從唐通口中探得穀城的情況,但唐通跟這位同僚所知曉的情況大同小異,全然不知道穀城那邊的事情,實際上也沒比薑名武所部走出多遠的路,沒等翻過荊山,便被張獻忠殺得一敗塗地了。
“唐兄可知張逆所部人馬幾何?”
“不下萬人!”
“……”
薑名武聞言大吃一驚,不過細細想來,唐通好像也沒有誇大其實的緣由,該部有四千之眾,賊兵沒有萬人,豈能伏擊唐通所部?
洪少保說張逆有三萬大軍,其中精兵一萬,輔兵兩萬,若是某路總兵孤軍深入,雙方兵力相差懸殊,的確不是張逆的對手。
薑名武所部人馬還不如之前唐通的多,總計才三千而已,原本有兩千,多出來的一千還是洪承疇南下時給薑名武補充的。
三千打一萬?
貌似不可為!
縱使張逆之前與唐通所部血戰一場,損兵兩千,那還有八千之眾。
自己這三千還是打不過對方,因為補充進來的一千幾乎沒什麼戰力可言。
頭疼的是,之前唐通所部已與叛軍遭遇了,還見到了敗退回來的唐通。
自己聞訊之後若是不率部北上進擊,被洪少保知曉,定會認為是臨陣怯戰。
更棘手的是,明知道打不過還得打,這堪比冬時孤軍抗擊東虜進攻的盧象升。
唐通也看出薑名武正在遲疑猶豫,也猜到他心中所想,便轉而問道:“薑兄可知楊禦藩與牟文綬這兩部人馬在何位置?”
既然一路人馬打不過,那就再找兩路好了,三位總兵對張狗賊來個合圍,他張獻忠麾下有萬人之多,此番也不會輕鬆獲勝了。
薑名武看著西向的位置,低頭估算了一下說:“大約以西二三十裡,半日之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明白唐通的意思,可四路人馬拉得過於疏鬆,而且進兵距離也參差不齊,“關門打狗”之策倒是可以實施,但要關住這條“惡狗”就有些難了。
倘若張逆進兵迅猛,完全可以在關門之前,率兵去往房縣或者保康,就此重返陝茜或者進入川東均可選擇,故而想抓獲這條惡狗可是沒什麼容易。
“我等隻須死死咬住張狗賊的狗尾巴,不叫其銷聲匿跡便可,待洪少保率軍趕來,便是‘殺狗’之日!”
張狗賊不南下的話,薑名武部便無法伏擊賊兵,直接北上死打硬拚又不是人家的對手,而張狗賊在得手後西進,兩位總兵對此無動於衷,洪少保便不會高興了。
“……唐兄如此安排甚是妥當,如今敵現我暗,若是張逆回頭反咬一口,我等必定與其拚死一搏,為唐兄報仇雪恥!”
薑名武知道主動過去挑釁絕無勝算可言,但就這麼原地滯留,那便是畏敵怯戰了,要進兵又要避免部曲折損,墜在賊軍後麵是眼下最好的辦法了。
現在敵情不明,張逆動用萬人來打唐通,那麼餘下兩萬人也在附近埋伏,還是另有企圖還不得而知。
倘若三萬人馬都在荊山之中,那各路官軍便要多加小心了,不論是哪一路碰上,都可能會被張逆打得全軍覆沒,就跟唐通的遭遇如出一轍。
唐通起碼還算是運氣上佳,帶隊殺出重圍了,好歹撿回來一條性命,可不是什麼人都有這種運氣的,弄不好便要舍生取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