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原定於五月初五的複叛行動,張獻忠是與羅汝才等人事先商量好的,而且劉國能與李萬慶都是知情人,但二人不屑於出爾反爾,並未參與。念及昔日情分,也並未告發。
原來的計劃是“八大王”率部先行起事,將駐紮在穀城白沙洲的所部將士開赴房縣等地區。
在均州“受撫”的“小五營”——王光恩、惠登相、常國安、王國寧、楊友賢,立即揭竿而起,予以響應。
而均州上遊便是鄖縣,是羅汝才與“一丈青”、“小秦王”、“一條龍”這四路人馬的防區,一旦起事成功,義軍便可快速控製鄖陽府北部與襄陽府西北部的廣大地區。
然而計劃沒有變化快,義軍這邊並未料到朝廷早已製定了極具針對性進剿計劃,由孫傳庭與洪承疇率官軍主力分進合擊。
由於計劃周詳,保密得當,進兵迅疾,路上沒有拖遝,行軍時間與估算的相差無幾,等“八大王”聽說洪賊大軍已經進駐襄陽城時,已經是四月二十四了。
對方氣勢洶洶,明顯是奔著自己來的,這下“八大王”不反都不行了,要比義軍各部首領商定的起事時間整整早了十天。
見到洪承疇來者不善,張獻忠也是狡黠無比,並未按照與其他首領定好的方案來實施,而是先攻下穀城。
然後用了一個“狡兔三窟”之計,命膝下的兩個義子,長子張可望與次子張定國,分率三千兵馬,去往北與西兩個方向。
隻要洪承疇中計,那數萬官軍就要去打其他同行了,自己便可高枕無憂了,即便沒有中計,也會無法摸清自己的進兵脈路。
“八大王”此舉便首先單方麵撕毀了與其他義軍首領的約定,等於是將其他九個人給賣了,“買家”就是洪承疇,正所謂“禍水西引”。
他們聞訊是否罵街,張獻忠是管不著的,要是己部去往均州,屁股後麵又墜著洪承疇的數萬官軍,這些人照樣會破口大罵。
張獻忠選擇避其鋒芒是極其正確的,要是與擁有大量速射型新式火銃的官軍列陣迎戰,隻怕一天之後,他的三萬大軍就不複存在了……
王國寧在聽說張獻忠在白沙洲起事之後,極其高興,立即派人將這個好消息告訴給了“小五營”的其他四位首領。
隻是這四人的反應不一,楊友賢與常國安二人的態度與王國寧較為一致,隻要“八大王”一反,他們就敢跟著反。
而惠登相並未立即表態,有些搖擺不定,處於模棱兩可之間,朝廷並未加害於他,而陡然參與複反,有些不近人情。
王光恩則說“今獻忠反,而吾輩亦反,是出褲下,吾不為也!”
在“八大王”真的率先重舉義旗之後,他仍舊如此認為。
這話的意思就是,張獻忠讓你們乾嘛,你們就乾嘛,你們難道是他褲襠裡的那物件?真要去做,你們去做好了,老子不做。
眾人除了要看看“八大王”的行動之外,還要聽取老大哥——羅汝才的意見,隻有“曹操”點頭,這事才能完全成功。
羅汝才在接受招撫之後,隻願意農耕過活,並未接受朝廷賞賜的錢糧財物,但暗地裡卻與其他首領眉來眼去,心裡也是計劃伺機而動,並且同意了“八大王”的建議。
隻是他過去的士卒都被分散在上津、竹山、南漳、保康、房縣等地區,兵力雖有不下六七千人,但集結起來非常費時費事。
若是被朝廷發現,必然會被視為反叛,所以決計不能提前集結,隻能等待“八大王”有了動靜才能公開招募老部下。
不光是惠登相在觀望眾人的態度,羅汝才也在這麼做,因為義軍內部早已不是幾年前鼎盛時期的模樣了。
如今“革左五營”遠走大彆山,與湖廣西北部的義軍各部相距甚遠,短期之內是不會在與眾人彙合了。
更重要的是劉國能與李萬慶這兩位麾下部曲實力位列前三的首領無意參與行動,等於義軍直接少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
張獻忠兵力不少,高達三萬兩千人。但劉國能所部有兩萬八人馬,李萬慶較少,可也有一萬八千之眾。這倆人死心塌地為朝廷賣命,羅汝才不會不仔細思量一番。
均州與鄖縣的這九部人馬,加起來不過五萬而已。若是王光恩與惠登相二人都不參與起事的話,等於不算“八大王”所部,他們七部的總兵力才四萬多。
“曹操”的舊部在半路被官軍發現並被截殺掉的話,那起事的兵力可能隻有四萬而已,是否可成大事,還要另行考慮。
若是各路首領都積極響應的話,那麼近十三萬義軍驟然起事,一定可以擊敗前來進剿的官軍,往後裂土稱王也說不定。
如今眾人各懷私心,根本就擰不成一股繩,己部又難以迅速集結待命,不禁讓羅汝才有些頭疼。
至於李自成,聽說前段時間“八大王”送了他三千兩銀子與五十匹馬,可見混得是何等的淒慘……
對眾首領們來說,有一個壞消息和一個更壞的消息,前個內容是劉國能與李萬慶均被朝廷擢升為總兵官,也就意味著他們二人再也不會入夥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後個則更加勁爆,洪承疇率十萬大軍前來進剿,原因就是起事的風聲被提前泄露出去了,朝廷已經得知眾人打算複叛的事情。
王國寧在聞訊之後,急忙找來楊友賢與常國安商量對策,仨人喝了半天的悶酒,最後決定執行原計劃,與“八大王”所部遙相呼應。
先將部曲拉到鄖縣那邊,遠離洪承疇的大軍,等到與在當地駐紮的四路人馬彙合,再伺機向其他方向進兵。
而王光恩與惠登相仍然按兵不動,前者態度明確,不會同流合汙,後者則在繼續考慮,權衡利弊得失,根本沒有回音。
決定起事的三路人馬鑒於自身實力有限,也就無法教訓這兩個不識好歹的混帳了,隻能舍棄他們,先行逆流而上。
這三位首領很是害怕朝廷對其昔日的所作所為以及今番暗中勾結,籌謀複叛的行徑進行清算,若是被官軍抓住,定會跟高迎祥一樣被磔示……
眾人在鄖縣等了整整兩天時間,七個人一起喝悶酒,結果沒等來“八大王”,卻等來了孫傳庭的進剿大軍。
孫傳庭的秦軍在京城剿滅京營的叛亂,又被高傑分出去近五千兵馬之後,眼下還剩兩萬,但某太子將白光恩所部直接調撥過去,使得其指揮的兵力又恢複到了三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