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官便靜候佳音了,你可去挑選若乾隨從,務必可靠聽話,不會向其他賊將告密,否則你定會身處險境!”
乞降的這些賊兵雖說都是薛成才手下,可麵對如此大任,會不會將他出賣還很難說,若是心生動瑤,半路逃跑,甚至直接轉投向他部賊軍也說不定。
“罪人了然,敬請少保大人放心!”
薛成才也明白這趟活計的危險程度非同一般,隻能挑選親兵以及被官軍扣住家眷的屬下,否則沒了製衡他們的籌碼,要控製住對方的心思就很難了。
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裡,他還不想被下屬給賣了,真要賣的話,也是自己賣掉他們,誰敢有這個跡象,那怕隻有一絲一毫,自己也要先下手為強,除之而後快。
經過一番審慎考量,薛成才最終挑選了近四百名部屬,要麼是追隨自己多年,死心塌地之徒,要麼就是在此地留有家眷之人,餘下的也隻能暫時作為官軍手裡的人質了。
不過孫傳庭也不會為難他們,在這個拋出去的魚餌沒釣到大魚之前,他還不會落井下石,每天會遣人給這些家眷與降卒足夠的飯菜,斷然不會讓他們餓著。
此番“釣魚”也不是沒有時間限製,孫傳庭給了薛成才十天的時間,過期之後,便會讓部下將這些人質送往京城,朝廷如何懲處,他就無從得知了。
為了保住家眷,以薛成才為首的這些複降之人也會竭力賣命,到目前為止,得到升官發財的機會,以及挽救家眷的性命的權力都還在他們手中。
薛成才還將自己所知曉的內容全都說了出來,尤其是關於這次參加複叛的首領與各自麾下的兵力,以及羅汝才與眾人商議的分兵事宜。
這份內容是否有用,是真是假,就要看孫少保的決斷了,尤其是與官軍所掌握的情報能否符合,薛成才暫時隻能做到如此地步了。
“少保大人,此人當真可信?”
等薛成才領命而去,牛成虎才湊到孫傳庭近前,低聲詢問起來,他可是對複叛之後又複降的賊首完全的不信任,但又不得不服從孫傳庭的命令。
“那羅汝才等人經過是役之敗,必定會死命奔逃,我軍追趕不及便會失去戰機。待其在他地重整旗鼓,必定又會成為朝廷心腹大患,我軍亦要再行進剿。與其那般,莫不如在其陣容安插一枚棋子,不斷送來情報,便可掌握其動向,成與不成,十天之後,必見分曉。”
孫傳庭對薛成才是否是詐降也心存疑慮,但好在還有家眷可供製衡於他,而且是太子殿下授權自己這般行事的,無需擔心朝廷有人批駁自己。
若是流寇執意奔逃,以官軍大隊人馬前去追擊,肯定追不上這股流寇,換成是小隊挺進,又可能遭到賊軍的伏擊,有些得不償失。
通盤考慮,還是這個“請賊入甕”辦法其實最為穩妥,許一個總兵官的職位就能讓薛成才將賊軍主力帶入官軍的伏擊圈,確係是一條事半功倍的良策。
孫傳庭知道羅汝才在竹山、房縣、保康、南漳還有諸多舊部,若是妄圖再與官軍對抗,必定要將其集結起來,所以他推測此賊目前還不會快速退出鄖西這一帶。
“大人高見!”
牛成虎是沒想過這些事的,也不是他該勞心費神的,聽了孫少保的一番分析,便豁然開朗起來。自己隻要惟命是從,所部便可屢戰屢勝,很容易立下戰功。
“你部炮團前番兩軍對陣時助戰有功,據業已俘獲的賊軍傷兵所言,適才當場轟殺了賊將‘一丈青’,戰績不俗,本帥特此獎賞與你一萬兩銀子,獎賞炮團一萬五千兩銀子!”
前者是給牛成虎的,後者則是給整個迫擊炮團的,具體如何瓜分,那就是孟禾等人的事情了。
“末將、卑職多謝少保大人!”
牛成虎與孟禾同時抱拳答謝,這次進剿不同以往,孫少保手裡有了銀子,所部將士隻要作戰勇猛,令行禁止,便不會空手而歸。
得到獎賞的兩人自然是喜笑顏開,心花怒放,牛成虎倒是沒立下什麼戰功,可迫擊炮團卻隸屬於他的麾下,如今旗開得勝,自然是他統轄有方,所以少保才會嘉獎於他。
而一萬五千兩銀子的獎勵分到孟禾這個千餘人的炮兵團裡,平均每人不過十兩而已,孟禾肯定不會平均分配的,那樣校尉們便不會滿意了。
普通士卒五兩,下麵應該沒啥意見,足夠喝酒吃肉十天的了。這個算是基準,軍銜越高,領取的銀子也就越多,這樣安排就無可厚非了。
隻要能夠讓士卒們打了勝仗能領銀子,對於上麵怎麼分大頭,他們是不敢有意見的。該吃肉的人吃肉,該喝湯的人喝湯,在這行伍裡麵是約定俗成的規矩。
“白良弼!”
“末將在!”
“之前迫降薛成才算是大功一件,加之作戰勇猛,殺賊用命,本帥賞你兩萬兩銀子!”
“末將多謝少保大人!”
很多將領都覺得叫“都帥”有些拗口,便稱孫傳庭為少保,這也是太子殿下加封的頭銜,不過兩個稱呼在帥帳之內都可以用,並無硬性規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白良弼聞言大喜過望,自從追隨家父征戰沙場以來,他還從未從朝廷手裡一次領取過如此多的銀兩,今番算是財運亨通了。
孫傳庭又賞了白廣恩兩萬兩銀子,這樣爺倆加在一起就有四萬兩之多,這也是考慮到白家父子所轄的人馬太多,獎賞少了的話,實在是有些不夠分的。
左翼的賀人龍、李國奇、左光先、鄭嘉棟與右翼的李守榮、孫顯祖、薛敏忠、祖大弼等八位總兵官,均得到了一萬一千餘兩至兩萬兩銀子不等的獎勵。
具體要看每位總兵所轄的兵力數額,一名士卒對應四兩銀子,包括出兵費和殺賊費,所轄三千兵馬就能在戰後領取一萬兩千兩銀子。
某太子是命令禁止用賊兵的數量來作為獎賞標準的,這樣可以減少官軍殺良冒功的幾率,但是實際不能完全斷絕這種獎勵方式,否則容易打擊各路總兵官進剿的積極性。
表麵上,孫傳庭不能當眾說殺得越多,獎勵就越多。但獎賞下屬的時候,其實就按照這個標準來襙作,隻要約束好各部,不讓他們輕易亂殺百姓就行了。
完全避免或許做不到,但什麼時候動手,獎賞幾何,均由孫傳庭一人說了算,即使有將領帶人殺良冒功,孫傳庭不點頭,他也領不到銀子。
領銀子就憑孫傳庭的手令,也就是親筆信,領賞的將領憑此出示給後方負責押運的官員便可領到巨額獎勵。
這次右翼四總兵供領取了近四萬八千兩賞銀,左翼四總兵都是孫傳庭的舊部,人馬也更多一些,領到了六萬餘兩銀子。
加之白廣恩與牛成虎兩部人馬領到的部分,光是賞銀一項,孫傳庭便獎勵了超過十七萬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