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氣氛緊張的金門灣因為鄭芝龍的安全歸來而歸於常態,但緊接著便借當家人被朝廷封為“鎮海伯”以及世子鄭森被賜名“成功”,成為太子的門徒的雙喜臨門而熱鬨起來。
軍港裡張燈結彩,出航征戰被喝酒吃肉所代替,當家有令大宴三天,軍械歸庫,讓得知了這個天大好消息的校尉士卒都是喜氣洋洋,就跟過年了一樣,或許過年都沒如此幸福。
年節可以歲歲都過,生日亦是如此,但今番這兩件事卻是僅此一次,故而鄭氏高層均極為欣喜,決計算得上是光宗耀祖,可以隨時都能拿出來當眾炫耀一輩子的特大喜事。
大宴三天就是放假三天,這是鄭芝龍的決定,眼下己部也沒有受到任何來自陸地或者海上的威脅,完全可以如此。
不論是荷蘭、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的西夷,都不敢自不量力的跑到福健沿海來主動招惹兵強馬壯的鄭氏集團。
“大哥,那車……好像……鏈子……斷了!”
鄭芝鼇對此很是不好意思提及,不過也不能不說,因為就是他給蹬壞的,這個玩具實在是太好玩了,百玩不膩,隻不過沒等到百玩就不好使了。
“……且等修好吧!”
鄭芝龍聞言,麵部立刻僵硬起來,他最為害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帶回來的自行車就這麼一輛,可是要珍惜使用,沒想到當天就被旁人給騎壞了。
“大哥,你還有其他此等車輛?可否拿來再行騎乘?”
還沒過足癮的鄭芝鼇打算再接再厲,儘可能多的騎壞幾輛,起碼要騎到他學會騎車為止,水平不用多高,跟他大哥差不多就行。
“其他?哼……你可知為兄僅從京城帶來這麼一輛,此車還是薄玨院士所製,再無他物!若想再騎,要麼等上數月方可購置新車,要麼隻能待到當下這輛修好之後!”
鄭芝龍聽了這個莽撞的堂弟的話,頓時都有些感到慍惱,就這輛還是太子奪人所愛,讓薄玨無償轉讓給自己的,以此車的精密程度,你就是想仿造,一時半會都不大可能。
才思敏捷的鄭芝龍在得到這輛車之後也特意觀察了一番其構造,尤其是鏈條,這個部件算是整個車輛的精髓所在,沒有了鏈條,光憑蹬踏,根本無法啟動開來。
鏈條由數十個極為袖珍的鐵圈環環相扣而成,乃是巧奪天工之作,即使將實物拿到鐵匠鋪去,鐵匠參照實物,也不可能輕易打造成功,並且保證可以正常使用。
“僅此一輛?這……”
鄭芝鼇還以為起碼有幾輛,要是就這麼一輛的話,那等著騎車的人豈不是要排到門外去了麼?他什麼時候才能重新騎上這輛車啊?頓時有些心有不甘,又不敢繼續追問。
“此車構造精密,故而產量極低,看過車輪了吧?用的是南洋所產的橡膠,太子還叮囑為兄,要大批量的進口此物,多多益善!”
鄭芝龍起初還打算儘可能地減少向某太子提供的橡膠數量,這樣便可以間接遏製住自行車的產量,保證他手裡這輛車在一定的時間內仍然可以炫耀於世。
但轉念一想,橡膠供貨太過稀少的話,太子那裡就造不出來足夠多的自行車,起碼連自家想要采購的數量都不夠了,光是自家,沒人一輛的話,起碼要頂個百十來輛才勉強夠用。
哪怕一千兩銀子才能買到一輛自行車的話,鄭芝龍也可以輕而易舉地一次性豪擲十萬兩銀子,采購一百輛,來賞賜給周遭勞苦功高的兄弟及部下,算是對他們的忠誠獎勵了。
“橡膠?嗯~!怪不得我看著眼熟,原來是南洋特產。既然千歲爺欲購入,咱家買些便是了!買一船總可以了吧?這樣能造上百輛車了吧?”
鄭芝鼇對自行車的結構與消耗的材料沒有任何概念,更不會計算,不過在他看來,一船就應該足夠用了,起碼應該夠他買車用的了。
主要是給太子買橡膠是小,耽誤他騎車享受是大,鄭芝鼇現在手癢得狠,恨不得馬上就要騎上那輛亟待修理的自行車。
想想大哥適才在院子裡騎車,飽受眾人羨慕,風光無限的舒爽感覺,他就按耐不住急切的心情了。
“千歲爺親口說此物用途廣泛,咱家能在南洋買下幾何,殿下便按市價收購幾何。”
鄭芝龍最初還打算直接白送,畢竟有了更大且更賺錢的生意可做,但太子要大批量購入的話,為了避免虧空太多,那自己就不能無償提供了,不過不會在這事上謀取暴利罷了。
“此話當真?南洋可是盛產此物的,如此一來,咱家豈不還能大賺一筆?”
鄭芝鳳聞言便插話進來,凡是涉及買賣之事,全部都是生意,哪怕下家是太子殿下,也能賺些銀子。
“千歲爺一言九鼎,此事自然如此這般,不過還有更大的生意可做,譬如大米和白糖!”
待回到大廳,眾人落座之後,鄭芝龍才將這次赴京得到了好處說與眾人,此次覲見,碩果非常,完全不光是表麵上的那些頭銜而已,否則鄭芝龍也不會如此怡然自得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諸位,此次赴京覲見千歲爺,殿下已然叮囑鄭氏,可在南洋大量收購大米與橡膠,朝廷會用現銀以市價悉數收購,大米每石一兩八錢,橡膠另計,此為其一。其二,殿下將向倭國運輸雪花糖之生意交予鄭氏來負責,我等船隊運輸每斤雪花糖可賺一百文銅錢!”
讓鄭芝龍最為得意的就是自己不但成為了伯爵,還有大生意可做,送出去的禮物全都連本帶利的賺回來了,利潤可謂價值連城。
“啥?大哥!我沒聽錯吧?一斤可賺一百文?咱家可運輸多少斤?”
鄭芝豹幾乎感覺自己嗅到了倭國銅錢的味道,一斤就能淨賺一百文,當真是個不可多得的好買賣啊!
“起初產量不會太高,但應該每年不會低於五百至一千萬斤。我等負責運輸,先行支付貨款,每斤一百五十文,途中風險自擔。運抵倭國之後,德川大將軍將會以每斤兩百五十文全部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