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還想著讓一批人留守陣地,不過考慮到安全問題,尤其是要防禦紅夷兵可能發動的突襲,鄭芝龍便乾脆將所有官兵都撤退到本島南部去了。
留下五百人在烏特勒支堡進行監視,如果發現熱蘭遮城堡裡的紅夷兵有所異動,必須立即向他稟報。
這樣步卒部曲就無需保護炮兵團的安全了,讓已經打光彈藥的炮兵團留在原地也沒多大用,反倒會淪為紅夷兵的活靶子。
鄭芝龍認為在忙活了一上午之後,讓眾將士休息半天也無傷大雅,尤其是這次來的是太子爺派來的歌舞團,機會難得,不容錯過。
雖然從半山腰到海灘的麵積很大,可以容納上萬人觀看,但還要留下警戒部隊用來防備紅夷兵,而且人太多的話,即便再安靜,遠處的士卒也很難聽清楚歌聲。
故而鎮海伯命令一半部隊先行欣賞,等到完事之後,另一半部隊再輪換過來,反正表演時間僅有半個時辰,完全來得及。
山上已經人滿為患,而且占得是亂七八糟,鄭芝龍不得不派出親兵來維持秩序,避免發生踩踏甚至群毆事故。
本來還想下午表演,不過那時候豔陽高照,在烈日暴曬之下,很難讓人有心情欣賞歌舞表演,所以安排在下午五點以後,具體是六點至八點。
將領們自然都坐在前排,靠近沙灘舞台的位置,這樣才能夠欣賞到最真切的精彩表演,據鄭芝龍說,此乃不可多得的天籟之音,聽過便會心曠神怡。
除了鄭舉因為傷勢過重,無法前來,鄭軍在大員島作戰的高級將領幾乎都到場了,連鄭芝鳳都下船上岸了。
海邊有艦隊保持戒備狀態,不怕紅夷戰艦突然殺入近海,不然一炮打過來,就可能將鄭家的高級將領乾掉一半。
“都靜靜,不準聒噪!誰再敢出聲,便吃二十軍棍!”
眼看節目就要開始,鄭芝鼇卻聽到身後如蒼蠅般的嗡嗡聲,扭頭一看,麾下士卒都在交頭接耳,大聲喧嘩之人也不再少數,隨即便陡然站起,向後麵高聲斷喝。
相比之下,虎大威所部倒是約束得很好主要都事先都被提醒過了,不聽話的就交給東廠藩子,直接送給太子爺處理),不像這邊看上去就猶如一群烏合之眾,真是給鎮海伯丟臉。
鼇爺撂了一句狠話,所有人都老實了,這可不是鬨著玩,惹鄭芝鼇發飆,人家可是真下狠手,讓鼇爺下不來台,這就等於是違抗軍令,必須以儆效尤才行。
首先上來一位容貌姣好的女子進行報幕,開場白就是太子爺念及收複海疆之苦,與紅夷作戰之難,令歌舞團前來犒軍,慰問廣大官兵。
隨後也不多說廢話,第一個節目便是讓鄭芝龍念念不忘的《aibiacaihuiya》,將這首歌放在第一個就是因為在場的觀眾多為福健人,這是閩語歌曲,能夠引起觀眾們的供鳴。
對虎大威所部的北方官兵來說,閩語是非常拗口,很難聽懂的,這首歌用閩語演唱,讓他們來聽,簡直是對牛彈琴,大夥隻能順著曲調來點頭欣賞而已。
但對土生土長在福健各地的鄭軍官兵聽來,他們幾乎在第一時間就被這首歌給吸引住了,一個個都是全神貫注,一點走神的心思都沒有,生怕耳朵錯過了任何一個字。
在沒有揚聲器的年代,對海量觀眾們演唱,歌聲傳播距離的遠近全靠演唱者的嗓門,主唱男歌手在不喊破喉嚨的前提下,儘量保持聲音洪亮,讓更多的觀眾能夠聽到。
現場除了海浪聲與伴奏的樂器聲,半點雜音都沒有,有幾個已經沉迷其中,跟著歌曲哼哼的家夥,也被身邊同伴的胳膊肘一頓狠懟,免得汙染了源自仙界的天籟之音。
現場的所有人都沒有聽過如此優美的旋律,大部分在伊始階段便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了,好像忘記了戰火與時間,精神都得到了徹底的放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不知不覺之際,這首歌便唱完了,大夥正聽得津津有味,陡然失去了美妙的歌曲聲,頓時覺得意猶未儘,悵然若失,全都惋惜不已。
“如何?可否名不虛傳?”
洋洋得意的鄭芝龍這下總算可以向諸多兄弟炫耀一番了,之前他將自己在京城的所見所聞,尤其是歌曲進行了簡要的轉述,不過眾兄弟都沒聽過,自然不會相信。
“妙極!妙極!此曲旋律優美,辭藻感人至深,可謂是相得益彰,真不愧為天籟之音,受兄長推崇在情理之中!”
鄭家騏連連讚歎,他也在樓裡聽過不少來自江南一帶的靡靡之音,但終究隻是些上不得台麵的曲子,決計不如此歌動聽又上口。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這分明是在說咱家嘛!”
鄭芝鼇直接就先入為主地認為詞曲乃是描寫鄭氏過往經曆之作,他大部分歌詞沒記住,唯獨這兩段話,可是牢記於心。
“下一首歌《水手說》!”
這是一首連鄭芝龍都沒聽過的新歌,光是歌名便引起了鎮海伯極大的好奇心,在主持人報幕過後,抑揚頓挫的笛聲便響起,從背景板後麵上來一群短打扮的青年。
歌手更是一副水手打扮,幾乎與鄭軍的水手裝扮相似,確切的說,就是從鄭軍那裡借來的衣服,以便讓觀眾們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聽到笛聲,無需鄭芝鼇讓親兵們去執行軍法,剛才還嘰嘰喳喳的大老粗們立刻安靜下來,有了剛才那首歌開場,嘗到了音樂甜頭的家夥便不由自主地想繼續聆聽下去。
鑒於受眾大多都是在福健,尤其是沿海地區成長起來的人,對於大海以及水手都有很濃烈也很直觀的情節。
某太子便選擇了內容更近似的歌曲來吸引大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這首歌本身也很好聽,幾乎到了膾炙人口的地步。
歌曲的伴奏開始是一支笛子獨奏,很快變成了三支,然後是琴、鑔、鼓、鐘、鐺等樂器的加入,頓時便將歌曲伴奏豐富起來。
剛聽到開頭部分,加上歌手的聲音沙啞,略帶哭腔,好像把自己多年的經曆都唱了出來,外在表現也比較到位,很多人便有一種想要失聲痛哭的感覺。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